专家学者为黄河流域人口结构优化建言献策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18 02:01:18

  中新网太原6月17日电 (记者 范丽芳)黄河流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陆路的重要地带,人口总量庞大,经济地位显著。如今,其年龄老化、人才流失等引发业界专家学者关注。

  16日,第三届黄河人口论坛暨第二届黄河流域人口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如何推进人口结构优化、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是黄河流域当前和今后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一级巡视员洪苹的这一观点,表达出与会人员的共同心声。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山西为例,山西省人口学会会长张晓清介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山西黄河流域人口占该省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三;2020年黄河流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74%。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徐世英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和平年代自发的人口迁徙,使得劳动力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深入。

  “人口高质量发展包括人口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素质优良等。”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童玉芬建议提高人口素质、稳定生育 水平,并促进人口空间合理分布。

  其他与会专家学者建议改善当地经济产业结构,吸引年轻、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入;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群发展,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说,黄河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家园,期待通过此次论坛,搭建人口协作交流互鉴的高端平台。(完)

  对此,汪文斌回应道,如有相关消息,中方将及时发布。当前,中欧关系稳定发展。去年底,中方相继接待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成功访华,再次表明中欧双方均高度重视双边关系。

  “香港的未来,一定会与内地更加紧密地融合。”杨莉珊说,香港与内地通关后,相信会有更多港人港企愿意来到内地发展,而要“做大做强”,一定要用好国家的支持。(完)

  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今年的获奖项目有三个亮点:一是融合两岸乡村文化特点,在乡村振兴规划领域专业水平、技术理念、规划成效较为突出;二是融合两岸文化交流,传递了两岸工艺设计、两岸音乐文化概念、两岸文化幼儿教育、餐饮培训等理念;三是融合两岸科技合作,项目主要涉及医疗、IT科技、汽车声学等领域,科技含量较高。

  在颁奖典礼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指出,2022年大家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这一年是完善选举制度之后“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全面落实的一年,也是逐渐走出疫情阴霾、重回发展轨道的一年。此次获选的施政十件大事,涵盖了房屋供应、交通基建、文化艺术、国民教育、提升管治效率等多方面措施、政策。自己在施政报告中亦提出了相应政策、措施和蓝图。很高兴香港特区政府施政的大方向能够迎合市民最关切的议题,让政府与市民并肩同行。

  1985年3月,西递村接待了一个来自海外的旅游线路考察团,村里意识到可以依托特色古民居来发展旅游。“游客还没进村,就先看到公路两旁都是光秃秃的山,这哪行呢?”西递村村民王家平说,从那时起,西递村就把封山育林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不准个人、集体上山砍伐。村里还成立了封山育林领导小组,并划分区域,设置专人巡逻。

  近年来,长春市交通运输局加快推进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建设。该局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连通途经长春现有六条、未来九条放射状高速公路,有效提升路网覆盖及使用效率,补强城市群内部城际通道,实现区域内1小时客、货运快速到达。(完)

张玉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