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研发微型传感器 可注入体内并降解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7 08:24:50

  中新网武汉6月6日电(张雯怡 杨傲寒)据华中科技大学6日消息,由该校集成电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臧剑锋领衔的团队,研发出可注射超凝胶超声传感器,这种用水凝胶材料制成、如一粒芝麻大小的传感器注入体内后,不仅可以自行降解,还能把精确生理参数“告诉”医生。

  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5日晚刊发于国际期刊《自然》。

  生理参数是衡量人体生理状态的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和检测。如何安全、稳定获取人体内部精确的生理参数一直是医学监测领域的重点。

  臧剑锋介绍,目前,临床获取颅内压力、温度等数据的主要途径是将有线且不可降解的电子探针经手术方式植入体内,细长、坚硬的探针往往需要深入体内几厘米到十几厘米。这种探针无法自行降解,需再次手术取出,不但给患者带来多次痛苦,还存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我们发明的可注射超凝胶超声传感器大小只有2×2×2立方毫米,就像芝麻那么大。它体积微小到可被安全注射进入人体内部,通过外部超声探头就可以无线监测颅内压力、温度、pH等生理参数变化。”臧剑锋介绍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传感器所采用的均为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约1个月后会在体内自行降解,无需再次开刀取出。

  据悉,与现有商业化有线监测设备相比,可注射超凝胶超声传感 器甚至能够检测到人体微小的生理波动,如呼吸运动引起的细微颅压变化等,并在能耗、无热效应等方面表现出优势。未来,这种传感器还可应用于人体其它部位,有望为临床智能诊疗带来全新的技术范式。(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严杨 汪品植]日本COURRiER网站8日载文警告:日本参与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对本国企业来说只有损失。

  “2022年之前没有过这么多人提前还贷,2021年下半年银行的贷款额度甚至还不够用呢。”一位商业银行贷款部门人士对记者说,这两年“房住不炒”的属性愈发明显,房子增值慢了、少了,提前还贷成为了一种减少利息的理财办法。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近50年中国居民死因的跟踪调查中,癌症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三大死因之一。2020年,癌症死亡率在中国人全死因中占到23.87%,仅次于心脏病。相当于每5个死亡的人里就有1个是死于癌症。

  但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奶农对此并不认可。记者获得的由某乳企与养殖场签订的生鲜乳购销合同显示,乳企对养殖场的收购量为“全部合格生鲜乳”,收购基准价格执行“随行就市、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原则,当地有生鲜乳价格协调委员会并公布交易参考价格的,收购人和销售人应参照交易参考价格协商确定生鲜乳收购价格。

  去年12月,有网友在浙江省政府网站“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留言建议:“近来在电视剧栏目看水浒,感到震惊,虽然电视剧已对原本做了很多修改,删除了完全不合逻辑的情节,但由于电视剧与水浒原书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是会导致很多人去看原书,客观上导致水浒这本毒小说毒害更多人。看百度贴吧里,对此书的抨击之多就是明证。”

  不仅如此,南宁库存去化周期也比较高。据广西中原地产统计,截至2022年底,南宁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为753万平方米,消化周期为20个月;其中去化周期最长的邕宁区达到了25个月。

钱运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