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焦虑、收费畸高…高考志愿填报成“唐僧肉”?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22 18:50:12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号 & nbsp; 

  高考结束后,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当数志愿填报。近年来,不少商家嗅到其中商机,纷纷推出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的高额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记者调查发现,这一市场迅猛生长的背后,不乏中介借机制造焦虑、夸大宣传,助长了考生、家长的盲从功利心态;也反映出报考信息的整合和公开仍需完善,公益普惠的志愿填报指导和学生生涯教育仍需提升。

  花上万元帮助考生填报志愿,谈话一小时收费2000元……记者实地走访多家教育咨询机构发现,相关服务价格水涨船高。

  不光是线下服务,记者在手机应用商店上搜索志愿填报,发现相关软件多达数十款。与此同时,网络直播、购物平台、群聊等线上志愿填报服务推广也是“铺天盖地”。某知名教育博主近2万元的志愿填报服务,刚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甚至2026年的名额都已售罄。

  有咨询机构发布报告称,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9.5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12.2亿元。

  调查发现,大部分咨询机构可以为高考生提供一些整合筛选过的信息资料。然而,部分咨询机构利用考生、家长对填报流程和内容不熟悉的“信息差”,渲染滑档、退档、高分复读等失败个案“制造焦虑”,以达到诱导消费的目的。

  专家表示,要摒弃“一考定终生”“一报定终生”的错误观念。现在,很多高校在低年级都开展大类培养,高年级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转专业,加上跨专业考取研究生等途径,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提供了较大空间。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通过包装“金牌讲师”“高级志愿规划师”的噱头,抬高价格,向考生和家长兜售咨询服务,还有机构承诺“兜底”等服务。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所谓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师”“规划师”“咨询师”等身份,实际并未被任何权威机构认可,并非专业认证资质。有的仅为咨询机构高考季临时招聘的人手,上过几节志愿填报课后便“现学现卖”,摇身一变成为“专业人士”。不少公司在向高考生兜售服务的同时,再卖课程吸引社会人员入行成为所谓“志愿规划师”,可谓是“一箭双雕”。

  质量参差不齐的志愿规划服务背后,是机构的短视和从业人员借机“赚快钱”的心理。专家表示,台本式的“辅导”、脱离学生个性的分析,很容易导致从众的推荐,甚至引发专业或学校填报的“踩踏”。

  近日,教育部推出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同时也就“高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发布提醒,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谨慎对待市面上的各类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切勿轻信“高价”指导咨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志愿填报风险。

  据悉,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也在近期启动了志愿填报辅导系列活动,包括模拟填报、“招办主任教你填志愿”、网络直播等,并同步制作发布系列志愿填报指导视频,详细介绍考生所需政策和填报方法等内容。

  专家建议,破解高考志愿填报难题,主管部门和学校等应着力提供公益普惠的咨询指导服务,构建多元个性的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责任编辑:张恒星

不过义务捡垃圾就算是日本球迷的个人行为,在日本国内网民也褒贬不一。

在营销主题上,蒙牛以“要强”为核心包装产品,并推出情怀宣传片《青春不过几届世界杯》。短片中,男主讲述自己人生关键的几场世界杯:父母因世界杯相爱,家庭酒吧开张,读高中到入职上课。怀旧味十足的广告的通过故事引起球迷的共鸣,蒙牛也借此表达在岁月中“营养了人们的青春”。

为梅西五度征战世界杯祈福,家乡为梅西点亮国旗纪念碑

芬利对格里利什说

从2015年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万达大举进军体育领域,并通过一系列收购,布局了足球、马拉松、铁人三项、自行车、冰雪等众多项目。在这轮收购中,世界铁人公司和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以下简称“盈方”)被纳入万达麾下,与万达体育中国公司一起,构成万达体育业务的“三驾马车”。一家叫盈方体育传媒的公司,是万达2015年斥资10.5亿欧元从瑞士收购的。盈方是国际足联FIFA亚洲地区的足球赛事转播独家销售代理。

C罗此前头像↓

黄强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