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国学走进布鲁塞尔:在中欧两端“旁观”

来源: 观察网
2024-06-21 18:24:11

  中新社布鲁塞尔6月21日电 题:世界中国学走进布鲁塞尔:在中欧两端“旁观”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地时间6月20日,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比利时知名汉学家、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以这两句中国名言,阐述从欧洲观察和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

  台下安坐的听众,与钟鸣旦同为“旁观者”——作为世界中国学大会框架下的海外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汇聚近60名中欧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学与欧洲的中国观”深入研讨交流。

  从中欧人文交流机制与路径,到中欧经贸合作韧性与潜力,再到已有200余年历史的欧洲汉学,持续一整天的论坛“远望”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国,“近看”正在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在古今之中,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交融,力求呈现中国的种种侧面。

  于现实而言,论坛议题涉及气候变化、能源转型、人工智能等热点问题,与会学者认为,中欧应以更稳定、可管理和平衡的方式达成务实合作,为全球发展稳定而努力。于学术而言,与会学者对欧洲中国学等展开讨论,表示当前欧洲中国学学者在研究方法上更加注重从中国视角出 发,尊重文明多样性,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汲取有益经验。

  对于在中欧两端“旁观”,身为钟鸣旦好友的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解释,通过研究对方反观自己,进而更好地了解自己,事实上是中欧学者共同的追求。对欧洲学者而言,就是通过“看中国”反观乃至反思西方。

  杨慧林表示,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欧洲学界“旁观”中国出现另一个趋势,即有些学者并不懂中文,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汉学家”,但他们的研究受到中华文化启发,有时还是关键的学术理念。

  近日,我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作为国产首个ECMO设备和耗材套包,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境外一些人说‘新疆强迫农民种棉花、摘棉花’,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根本没有强迫一说。再说了,光躺着哪有肉吃?我们要靠勤快的双手过上好日子。现在不只种棉花,我们还开发了一片果园,开超市、搞养殖,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吐热汗说,“如今棉花从种植到采收全程实现了机械化,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产量也提高了不少。”

  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阿里郎农业机械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1栋智能化水稻育秧大棚实现“智慧”育秧。苗床大棚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指数,大大提升秧苗的出芽率。而水稻钵苗移栽技术,不仅节约了人力还提高了产量。

  “我们的就业选择非常自由,到哪里就业、干什么工作,完全是自主自愿,双向选择,全过程都没有所谓的‘强迫劳动’。”新疆于田县加依乡赴武汉企业务工人员玉素普·胡加布都拉这样介绍自己外出务工的经历。

  这是清华大学始终坚持党管人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清华大学已有近110名青年教师光荣加入党组织。

  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为本台“村晚”主会场。新馆以“十里红云一湾水,八桥画舫十六亭”为设计主题,用传统建筑和园林空间的巧妙组合再现岭南水乡园林的佳境。在“村晚”的舞台上,优秀的群众文艺团队与专业艺术院团合作,带来歌曲《挺好的》、诗词吟诵《古诗粤韵》、歌舞《领航》等节目。(完)

袁冠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