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正式开通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01 08:31:13

  中新网沈阳5月30日电 (李伶俐)记者30日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辽宁省地震局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关于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确保预警系统及早高效发挥服务政府、社会公众和重点行业企业地震安全保障的作用,正式开通了辽宁省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辽宁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海生表示,辽宁省地震预警信息服务范围为辽宁省全域,提供全省范围内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和重点预警区秒级地震预警服务。当辽宁及周边地区发生震级4.0级或震中烈度大于5度的地震,全国范围内发生震级7.0级或震中烈度大于9度的地震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针对学校、医院、商城、车站、施工现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个人等一般用户,当预警目标地区预测地震烈度小于3度时提供无地震预警声音的蓝色等级地震预警信息,当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为3、4度时,提供无地震预警声音的黄色等级地震预警信息(语音播报地震信息、避险指导信息以及读秒倒计时);当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为5、6度时,提供包含地震预警声音的橙色等级地震预警信息(预警声音报警、语音播报地震信息、避险指导信息以及读秒倒计时);当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大于7度时,提供包含地震预警声音的红色等级地震预警信息(预警声音报警、语音播报地震信息、避险指导信息以及读秒倒计时)。对于政府机构、高铁、危化企业、生产企业、重大工程、运行控制中心等专业用户,可提供定制服务,按照约定提供地震预警信息。

  据介绍,辽宁省已在全省建成专业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661套,视频采集设备60套,大部分分布在省内中小学校,大连、丹东等地目前也在积极推进专用地震预警终端的建设。辽宁省地震局与辽宁省广电局合作,已完成预警前置终端的安装测试,后续将陆续开通电视预警(IPtv)、应急广播等功能;同时开通微信地震预警小程序和 相关平台账号权限,近期开展内部测试,年内启动公开测试。辽宁省地震局还将与辽宁省气象局合作,利用气象大喇叭平台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同时省地震局将继续深入拓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为矿山、铁路、核电、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高质量定制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地震预警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

  据悉,下一步,辽宁6月即将开通二期部署的483套预警终端和60套视频采集系统对外服务,年内逐步开通应急广播电视平台、气象大喇叭信息服务渠道,陆续为铁路、核电等行业用户提供服务;探索使用微信及手机专用软件等方式开展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同时启动辽宁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建设,填补辽北、辽东地区预警空白区,尽快实现预警全覆盖。(完)

  北向资金继续开启狂扫货模式,截至发稿时净买入超60亿元。

  根据中国智库未来工作研究院的报告,目前,全球超过34%的员工长期处于远程办公状态。“数字游民”数量在我国的快速增长,还蕴含着人们对工作与生活关系的反思。事实上,更在意生活质量、希望掌握工作主动权、对更加自由、灵活、多元就业方式的追求,已成为国人自我价值实现、生活质量提升的优先选项。

  从产业链的重要程度看,2022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20万亿元,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2022年中国全年GDP有望首次突破120万亿元,这其中,有近三成是制造业创造出来的。

  近年来,“国潮风”悄然兴起,故宫推出文创口红,老干妈、大白兔等一批老字号也集体创新,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潮流审美进行融合,备受年轻人青睐。

  1月14日,农历腊月廿三,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在山东潍坊举办2023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山东非遗年货大集汇集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产品和精彩的非遗展演,济南皮影、莱芜陈楼糖瓜、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剪纸等,让群众赏非遗之美、购非遗好物。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是服务贸易大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尤其是服务进口的扩大,不仅为各国扩大服务出口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大动能。与此同时,中国的服务出口对世界经济也至关重要。中国的服务出口对象主要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主要包括知识密集型服务和生产制造相关的服务。这将极大提升相关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

白子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