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专家热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

来源: 千龙网
2024-06-19 14:16:20

  中新网广州12月3日电 (记者 孙秋霞)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3日举办“全球价值链重构 与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平行研讨会,中外嘉宾围绕全球价值链的演进重构态势、中国如何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发挥积极作用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发言时提出三个判断:一是未来五年,亚太地区和中国将成为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心;二是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链主地位;三是中国将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制度型开放,打造中国特色的开放、稳定、安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是未来中国经济50年内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欧洲进步研究基金会主席玛丽亚·罗德里格斯认为,全球供应链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让每个国家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如今全球正向工业3.0迈进,也许会重组供应链,世界在这个关头要重新开放而不是要脱钩。脱钩是非常不可能的,脱钩不是欧盟的立场,中欧之间有很多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王洪章表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是各国共同的责任,也是各国共同发展的需要。中国要密切关注产业链调整的影响,建立与保护能够有效抗衡外部冲击的关键产业链。同时要加快培育本土“链主”企业,成为产业链价值枢纽。完善创新供给制度,补齐产业链“卡脖子”短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指出,中国的新发展格局会改变未来全球的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中国式现代化要给世界创造公共产品,比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会使世界更加平衡协调,而且力争构筑更好的社会安全网来帮助全球化受损的人群、企业、国家、地区。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随着中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贸易结构转型升级,不仅将形成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市场,也将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调整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迟福林进一步指出,东盟开始成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所在。中国加快在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将为中国产业安全创造重要的条件。把向东盟单边开放作为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是重大举措,未来三至五年成为战略窗口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指出,随着中国面向周边国家直接投资持续扩大,将为投资东道国带来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和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机遇,显著增强区域和全球供应链韧性。(完)

  近年来,青海省经济持续回稳向上,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基础更加牢固,仅2022年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便达到3610.1亿元,增长2.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2.7万元,增长4.2%;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

  近日,安徽黄山等景区先后上线“先游后付”系统,游客可以0元预订景区门票、索道票,先游后付、不用不付,预订后刷身份证就可以进景区。此举受到了游客欢迎,被称之为“信用游”。

一年来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中小企业自身的数字化,是包括管理数字化、业务数字化和商业模式数字化多维度协同转型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复杂迭代过程。转型第一步的成效直接决定了中小企业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信心、能力和动力,对整个转型过程至关重要。在转型低阶阶段,可通过导入财务流程自动化、协同办公平台、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既有信息化业务上云等投入少、门槛低的管理数字化业务,完成初步数字化改造,兑现数字化初期收益。待企业形成必要的数字化能力后,再逐步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众包设计和协同研发、云化制造执行系统、高级计划与排程、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各环节数据综合集成、可视化与智能分析等高阶业务数字化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形成能力积累、业务转型和效益兑现的良性循环。需要强调的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具有“重硬件、轻软件,重产品、轻服务”的观念,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正是软件化和服务化,因而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同步推动中小企业家认知模式的转型。

  傅晟表示,琼海将利用好博鳌亚洲论坛这个永不落幕的会展品牌,巩固提升已定址的高层次行业性会展,高标准规划会展产业园区,加大会展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推动更多国际性、全国性品牌落户,打造一流的博鳌会展服务品牌。

  蒋彩琳介绍,她“登陆”多年,近几年来到漳州,目前在陆家嘴国泰人寿漳州营销服务部担任顾问。蒋彩琳表示,“一文一武”两个展览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她和观展的台胞们更加了解两岸文化传承融合情况,有利于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吴劭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