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网络正能量,让中国故事被全球听到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25 10:32:42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宫宏宇)当前,中国与世界交流交融日益加深,中国的故事和声音愈发吸引国际社会关注。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为展示国家形象和促进文 明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

  今年3月,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评选出550篇正能量精品作品。这些佳作用故事镌刻记忆、用情感沟通中外,描绘出昂扬奋进、开放包容的中国风貌,帮助世界读懂今天的中国。

  正能量网络精品绘就自立自强的大国风采。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时速400公里的动车组驰骋华夏大地……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果,一项项“当惊世界殊”的成绩,彰显着昂扬奋进的大国形象。

  正能量网络精品书写开放包容的中国机遇。从“古时驼铃叮铛”到“今日汽笛轰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过第一个蓬勃十年,正积极拥抱新的金色十年,十年间结出的累累硕果也为世界带来中国机遇。“足迹·丝路24小时”全球全媒体主题活动中,千年丝路重焕生机;跨越山海,中欧班列为世界注入中国力量。正能量网络精品,让更多受众一览中国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机遇,读懂中国发展谱写出的“美美与共”新诗篇。

  正能量网络精品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网络时代,激发情感共鸣才能增强认同感。翻阅正能量作品,外国人眼中的“最朝阳”系列短视频,以“外视角”探寻“新北京”,以生动的故事展现当今的北京生活;《新时代新机遇——跨国企业在中国》网上主题宣传真实记录了数十位外企高管在华多年的体验与收获,让中国的工作与生活图景更加真实可感。通过融合“中国味”与“国际范”,正能量网络精品不仅展现了互惠互利的中外交流画卷,更让民心相融、相通的故事传遍世界,让国际社会听得懂,也信得过。

  在多种声音交织激荡、多元思潮争鸣的世界舆论大潮中,讲好中国故事面临更多新课题。得益于网络正能量佳作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贴近民生、富有感染力的中国故事正跨越国界,被全球倾听,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正在被更多人看到。(完)

  无论是线下堂食预订火爆,还是线上特色套餐和年菜礼盒纷纷上线,都印证了北京餐饮业正在伴随着足足年味复苏。不过,即便消费需求增长,餐饮企业还需在产品品质、研发、防疫、人员等方面做功课,不仅是年夜饭,而是守护消费者的每一餐。

  “都大三了,为何不读完书毕业再去,现在去合不合适?”“是不是想保研考研加分……”不管别人怎么议论,我还是固执地坚持了自己的决定,既然怀抱梦想就要脚踏实地、勇于追逐。

  在全球地震活动特点上,一是全球7.0级及以上大震活动明显偏弱。2022年,全球未发生8.0级以上地震,全球发生7.0级以上地震7次,显著低于1900年以来年均频次(20次),为 1900 年以来最低水平。二是空间分布相对集中。2022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地震带西段。(完)

  确保民办学校的非营利性属性,最好实行基金会办学模式,所有学校收入,包括企业捐赠、学生学费、政府拨款等都进入基金会,全部用于办学,办学结余不得用于分红。从近年来新成立的几所民办高校看,包括西湖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都采取的是基金会办学方式。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际上便开始研究碘化银对环境的影响。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都对碘化银催化降水后环境中的银离子浓度进行了长期跟踪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后产生的银离子浓度低,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统筹支持新能源发展的用地用海政策。我们将研究出台支持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研究制定光伏、风电用海管理政策,推动海上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布局。

张雅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