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长期护理”应当上升到高等教育急需强化的一个专业领域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20 13:12:35

  周汉民指出,老龄社会问题始终是一个社会急需关注的大问题。14.1亿国人中,超过60周岁的有2.97亿,占比21.1%,其中超过65周岁有2.1亿,占比15.4%,按照联合国相关标准,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度老龄社会。

  他强调,“老龄不是负担,老龄是社会的财富,而社会对此也要负责,这就是我们讨论的要义所在。”

  周汉民提到,从2016年开始,我国先在15个城市(目前49个城市)试点一种长期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目前全国投保者大约1.7亿,实际受益人群120万人。他提出了五个建议来改善和推广这一制度:

  一、强制保险全覆盖。他以日本和德国的经验为例,指出他们的长护险是强制保险,全民覆盖,但是年龄分层。“我们已经有了8年试点,应当将长护险推向全国,刻不容缓。既然要推向全国,它就是强制保险特征,全覆盖是基础。没有投社保的怎么办?通过私人保险机构部分人购买相关产品补充付给”,他说。

  二、制度创设求统一。国家需要顶层设计,长期互利保险既要有立法又要有规制,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其作用对象和实施。

  三、筹资多元。“目前我国是财政补贴一块,医保拿出一块,个人支付一块。我个人感觉如果向国际先进经验学习,首先就是保险费中要支出一块,二是个人支出相关部分 ,在日本支出是较低的,比如在日本是10-30%由个人支出,德国更低,有孩子的支出是2.55%,没有孩子的是2.8%”,他指出,不同制度只能借鉴不能照搬,但是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方式应多元化,包括财政补贴、医保支付和个人支付,同时要有相关的保险公司设立专门部门来从事这项保险。

  四、服务多元且规范。服务分级需要全国统一标准,各地可以因地制宜,但绝不能偏离标准过远。同时确保服务提供者的资质和培训,“坦率说,中国培养这么多大学生,长期护理这一专业应当上升到高等教育急需强化的一个专业领域”,他说。

  五、评估机构专门化。评估机构应专业化,借鉴海外经验,设立不同层级的评估机构,确保评估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周汉民认为,长护险是金融界可以积极参与应对老龄社会问题的手段。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昂

  一顿年夜饭,千年团圆味。年夜饭,不仅是舌尖上的年文化,还是餐饮行业的重头戏。春节越来越近,在年夜饭预订方面,一些餐饮业主已嗅到春的味道。

  如何健全这个体系?总书记提出了“三个更加突出”的要求:更加突出党的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协同协调,更加突出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和法规制度的科学有效,更加突出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管党治党建设党。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0/8/15538920970865487724.jpg" alt="" />

  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殡葬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计费单位、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严格按照约定的服务项目、流程和标准提供服务。销售殡葬用品应当公示商品名称、商品价格、计价单位等信息。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禁止以“一口价”形式混合标价或捆绑销售。

  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接近一个半月,开端总体良好。数据显示,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当日,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达110万,截至12月25日开户人数已超过1700万。

  文章分析认为,2023年,中国将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对增长挑战。国际循环将促进区域和国际贸易以及投资领域发展,国内循环则致力于加速拉动内需。

连思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