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出“硬核”措施助敦煌研究院“育才”

来源: IT之家
2024-06-04 14:20:18

  中新社兰州2月26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26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为强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的人才支撑,甘肃官方九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出台15条“硬核”措施,大力支持世界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敦煌研究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作为中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近80年来,敦煌研究院十分重视石窟研究和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聚集了一批石窟保护、考古和敦煌学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

  “莫高窟保护事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尽管院里近年陆续迎来一批批年轻人,但仍处于‘人才紧缺’状态。”关于“人才”的话题,也是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历任负责人屡屡提及的“热词”。

  “文物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人才,人才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在退休后鲜有的公开露面中,“敦煌女儿”樊锦诗亦对此念念不忘。

  此次出台的《关于加强敦煌研究院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对在敦煌研究院工作期间入选相关国家级和甘肃省级的人才,经该院党委研究,将分别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人民币,下同)、最高100万元的科研项目专项资助。

  同时,实施“莫高学者”培育计划,对遴选的“莫高学者”以3年为周期,每年给予10万元的项目资金扶持。支持敦煌研究院与中国国内部分高校联合培养敦煌学研究和文物保护领域博士、硕士。畅通高技能人才入编通道;细化绩效工资发放等级和档次,绩效收入向业务骨干、野外偏远一线岗位等人才倾斜。

  该《措施》还明确,要打造国家级科研平台培养人才,支持敦煌研究院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级财政按照平台新增投入的15%给予一次性资助,并设置开放课题,吸引不同领域的应用型、科研型高水平人才开展跨学科研究。

  “广泛引才”亦是未来育才重点。将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分别给予不低于5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提供120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落实最高40万元的安家补贴,提供5年过渡期人才公寓等。

  中新社记者近年采访发现,随着敦煌文化持续 风靡海内外,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前往大漠敦煌工作,传承“莫高精神”,其中不乏在国外读完硕士的年轻人慕名而至。(完)

  根据“平安校园”建设要求,山西省中小学均聘任了法治副校长,他们来自基层政法队伍,每年开学季,部分法治副校长应学校邀请,赴所在的中小学开展法治安全讲座。

  云南与越南山水相连,河口口岸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与越南老街省老街市隔河相望,昆河公路、滇越铁路、红河航道在此交汇,是中国连接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随着中越双边经贸合作持续加深,铁路联运货物运输需求量逐年上升。

  随着通信流量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实施下一代以太网技术,如800G和1.6T以太网,以帮助数据中心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尽管在当今的400G以太网中用于2公里传输的相同PAM4技术正在考虑用于800G,但需要新技术来实现数据中心区域之间互连的长距离数据传输。

  秦刚表示,上个月,首届中阿峰会成功举办,取得丰硕成果。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中阿关系发展指路定向,具有里程碑意义。中方愿同阿方一道,秉持中阿友好精神,落实好峰会成果,加快推进“八大共同行动”,更好造福中阿双方人民。双方要加强中阿合作论坛机制建设,助力合作提质升级。

  过去一年,审计机关始终把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审计作为看家本领,加大国家“钱袋子”审计力度。侯凯介绍,在保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落实和重大项目落地方面,组织对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宏观、微观等7项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审计,严肃查处直达资金分配下达不及时不精准、延压税款或征收过头税费、乱开乱设财政账户、乱存乱用财政资金等问题。组织开展电力、水利、铁路等重大投资审计,严肃查处挤占挪用、闲置浪费项目资金等问题。

  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好支撑

江淑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