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 同步展李苦李篆刻作品

来源: 砍柴网
2024-06-03 14:21:54

  中新网杭州1月29日电(王题题)1月29日,“纪念吴昌硕诞辰一百八十周年暨李苦李篆刻作品捐赠展”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2月25日。

  据悉,李苦李(1877~1929),名祯,字筱湖、小湖、晓芙、晓夫,号苦李、西园客,生于江西南昌,原籍浙江绍兴。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高足,先生幼承庭训,癖好金石,以篆刻名世,印风浑穆拙朴、古意弥漫。

  此次展览由西泠印社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承办。展览立足于弘扬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集中展示了李苦李先生创作的82方自用印章,以及一批珍贵的历史老照片和信札原件。据了解,这些篆刻作品及信札照片,皆为西泠印社120年社庆前夕李苦李外孙媳江羽珍所捐赠。

  “把珍贵的印章放到它该放的地方去,是我们作为李苦李先生的后代应该做的事情。”在展览现场,江羽珍深情回顾了李苦李先生的生活点滴和艺术历程。

  她说,“这些作品和文献凝聚了我外公李苦李先生和黄氏‘三松堂’先人们的艺术智慧和艺术创造,也是他们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应该发挥他们最大的社会作用。我希望西泠印社能妥善保管,择机展出,让后人尤其是浙江同道更多了解这位同乡在外拼搏奋斗的事迹。”

  这些饱含岁月痕迹的作品犹如一部部微缩的艺术史册,呈现着李苦李先生对艺术与生活的思索。在李苦李的印章中,既有吴昌硕艺术风格的影响,又有其师法古人,熔炼一体的独特面貌。每一件都蕴含着李苦李先生独特的艺术见解和高超技艺,充分展现了他在篆刻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表彰江羽珍对家族艺术遗产的珍视与传承,以及无私捐赠李苦李先生珍贵艺术品的善举,西泠印社代表在座谈会上向其颁发了收藏证书,肯定了她对于中国文化艺术保护与推广的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同步举行的座谈会上,主办方还特别邀请江羽珍、捐赠家属挚友、文史研究专家、西泠印社社员等出席,围绕“李苦李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后世影响”“李苦李先生的人生轨迹”“捐赠印章背后的故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会上,江羽珍介绍说,“李苦李先生一生致力于篆刻艺术的研究与创新,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个人情感与思想的凝练,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在她的叙述中,观众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李苦李先生的艺术世界和人格魅力。

  西泠印社社员姜熊烽认为,作为吴昌硕先生的高足,李苦李先生吸收了赵之谦、吴昌硕等人的篆刻特点,结合自身经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貌。西泠印社有着很好的保存条件和展陈方式,他相信这批作品能够在西泠印社的妥善保管与深入研究下,进一步丰富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脉络,并为后世学者和艺术家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料与创作灵感。

  此外,座谈会还就李苦李先生篆刻艺术的当代价值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传统艺术的普及与传承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各界专家、学者、艺术爱好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篆刻艺术的新时代发展路径。

  此次展览,既是对先生艺术追求、文化风范和人格光华的缅怀,同时也是对捐赠者在西泠印社文物典藏上卓越贡献的铭记 ,表达对“爱社如家,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敬意。(完)

  在2022年11月举行的一场截肢者足球比赛中,35岁的残疾人球员奥莱克西接到队友的右路传中,左手拄拐高高“飞起”,右脚凌空抽射破门。这粒惊世骇俗的进球让场上的队友惊叹不已,纷纷上前送上祝贺。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海1月18日电(翟李强 王昌昱)1月18日,广西北海火车站新站房正式启用,展露新颜。北海市市长李莉在启用仪式上致辞时说,新站房的启用,将使站房规模由原来的中型站升级为大型站。

  北村党支部书记郭振彪介绍,村里将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拓宽乡村振兴路,让村民真正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如今的北村,做优特色产业,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迈出新步伐,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增量提质。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2021年3月,国务院同意该机场作为成都航空口岸组成部分对外开放。2021年6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航投运,目前已开通国内航线241条、航点167个,国内航点覆盖数量居全国第四,旅客中转达20%。

  自从2019年引绰济辽工程开工以来,测量员赵涛涛只回过3次河北老家。

  截至2021年末,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06.1亿元、利润总额62.7亿元,分别是2019年末的1.4倍、1.5倍,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34.2%、营收利润率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整体运行质量不断提升。

黄佳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