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华侨华人:新中合作互补性强 潜力大 前景广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16 11:24:36

  “每年5月我都会率领经贸文化代表团到中国进行考察访问,将优秀的新西兰产品、技术、资源和投资项目推荐给中国的企业家们。同时,也会在新西兰接待来自中国各省市的访问团,将中国的政策和项目介绍给新西兰企业。”新西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和志耘常年奔走于新中两国之间,他表示,新中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未来将继续发挥优势,推动双方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医疗器械、大健康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的相互投资和产品发展。

  “作为新西兰的华文媒体,我们一直关注着新西兰和中国之间的多领域合作,尤其是在农业方面。我注意到两国总理还共同参观了新西兰农业技术展示。”新西兰格局传媒总编辑王浩表示,新西兰在农业、畜牧业和食品安全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多年来两国也在不断加强农业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谱写着互利共赢的新篇章。王浩认为,新中两国在农业技术合作领域还有许多潜力和机会,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近些年来,两国的人文交流得到了长足发展。新西兰和中国在创意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增多。两国人民通过各类文化艺术形式增强了彼此了解。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将中国的熊猫、三星堆等特色IP引入新西兰。”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总裁齐慧芳表示,自1998年以来,其所在的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已连续20多年举办新西兰中国电影节、新中摄影展、美术展、音乐会等文化交流活动。两国可在创意文化领域方面加强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打造特色IP,增进民间交流、文化互通的同时,带动经济效益。

  新西兰粤商会执行会长张云表示,自两国升级自贸协定以来,双方的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双向投资持续稳步增长。随着全球供应链调整以及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国可以在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技术合作和知识共享。

  新西兰山西商会会长 张宇表示,近年来两国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共同探索光伏发电产业与畜牧业的融合。“中方宣布将对新西兰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这将有助于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我也将积极组织经贸交流活动,让双方企业家们有更多对话的机会。”

  二是通货膨胀冲击弱势群体。非洲部分国家高度依赖农产品和燃料进口,相关产品的价格飙升和供应中断,导致非洲国家普遍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据IMF估计,2022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12.2%的高位。由于食品和能源支出通常占非洲“消费篮子”的一半以上,弱势群体在通胀浪潮中首当其冲。与2021年底相比,2022年底尼日利亚食品价格上涨150%,柴油价格上涨180%,外媒不禁感叹,“对大多数非洲人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圣诞节”。虽然2023年非洲国家通胀率有望从高点回落,但通胀对弱势群体带来的长期影响不可小觑,非洲可能出现更大范围的粮食不安全,社会和政治稳定或将受到一定冲击。

  尤其在2022下半年,全行业紧抓国家数字化战略发展的机遇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力,推动关键技术和教育场景的不断融合及智能教育的深化发展,在线教育、AI教育、个性化教育进一步得到普及。

  此外,龙佑铭还建议,贵州作为跨国联合申报的主体单位,由文化和旅游、民宗、外事等相关部门牵头,通过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协调,编制跨国联合申报材料并组织申报,争取将苗族服饰列入中国跨国联合申报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清单。

  既要让新能源上得了“网”,也要让新能源下好“网”。多年来,新疆电力始终立足疆内疆外“两个市场”,持续通过加大电力市场化和深化电能替代开拓新能源消纳空间,新能源内消外送的“齐头并进”。

  根据最新数据测算,当前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为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

  这份由哈萨克斯坦生态和自然资源部起草的草案称,咸海萎缩是中亚地区生态灾难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起,湖水面积开始缩小,目前已缩减到6000平方千米,在咸海地区生活的178种脊椎动物中,只有38种幸存下来。

蔡宛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