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原拆原建的“上海模式”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01 01:04:08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张馨予

  发于2024.6.3总第114 2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在上海采访的那几天,每次与那些在老旧小区住了几十年的居民聊天,我总会在他们脸上看到一种混合着骄傲与愤懑的神情。当年能住进这样的住宅楼绝对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老房不再带给他们优越感,只带来各种生活上的不便。

  在一些城市,居民在原拆原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居民自主发起,居民主导,居民参与住宅楼设计,居民出资一部分。而上海的独特之处在于,老旧小区的拆除重建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政府对于全市老旧小区拆建有一个长远规划,并且,一个小区动辄上亿元的拆除重建费用完全由政府出资。

  为什么上海会对原拆原建采取如此大包大揽的做法?在了解上海住房建设的历史之后,我的疑问才得到解答。

  1949年之后,上海建设了一大批工人新村。到1978年,上海新增住房面积1756万平方米,其中工人新村就占1139万平方米。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工人新村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工人新村几乎都是一套房子分配给几户人家,两三户甚至七八户居民共用一间厨房和卫生间。几十年来,“厨卫合用”不仅是居民矛盾的导火索,也带来了种种安全隐患。2022年上海新冠疫情暴发期间,新增病例主要就集中在容易导致病毒传播的厨卫合用的工人新村。因此,上海更有动力自上而下地“消灭”厨卫合用的老旧小区。此外,除了上海,全国恐怕也没有几个城市拥有这样的财力。

  必须承认,不需要居民出一分钱的原拆原建非常奢侈。正因如此,当许多城市的老旧小区原拆原建到最后落得一地鸡毛,上海老旧小区的居民或许能感受到更多温情。

  然而即便是这样,原拆原建项目在上海也并不是总能够顺利地推进。当原拆原建成为一项福利,人们难免有不同的需求和各种欲望。为了实现最大公约数,一些小区从征询意见到最终启动花费了数年时间,工作人员要与成百上千的居民反复沟通。

  一位拆除重建项目负责人告诉我,在居民签约率终于实现100%的那天夜晚,他坐在车里打开音响,感到音乐从来没有这么动听过。

  《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第20期

  欧林生物董事长樊绍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疫苗行业投入大、周期长。欧林生物2009年成立,2017年推出第一款产品吸附破伤风疫苗,近10年间没有收入和盈利,如果没有资本支持,很难实现远大的理想。借助注册制改革的“东风”,公司在成立12年后登陆科创板,充足的资金为产业化研究提供了支持。其中,作为填补世界空白的全球1类新药,募投项目重组金葡菌疫苗III期临床试验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得益于注册制,公司加速推进了金葡菌疫苗的临床研究,有望更早攻克超级耐药细菌难题。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吉林2月2日电 (记者 石洪宇)记者2日从吉林省吉林市警方获悉,当地成功破获一起案值近亿元的“帮信”案件,37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包括26名提供银行卡及个人信息的“卡农”。

  “靠海却看不到海”,曾经是很多大丰市民的遗憾。大丰紧靠黄海,沿海是淤积型海岸,100多公里的海岸线大多是茫茫滩涂,杂草丛生,几近原始状态,根本无路可行。

  陈志列指出,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广东民营企业只有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拼价格、拼土地、拼生产要素已经不可持续,企业要进入各自产业链的中高端,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国际化发展做全球生意”。

  俱乐部的生活比较单调,除了睡觉、吃饭、洗漱,基本所有时间都在进行高强度训练。

  疫情下,访港旅客人潮不见。如今,无论香港的维港海滨、太平山顶、星光大道、主题乐园等闻名景点,还是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M+博物馆等全新地标,都已经开放怀抱,欢迎海内外的朋友来港“行街买嘢(逛街购物)、品尝美食”。

杨芸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