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动上海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19 07:56:47

  研究出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记者 张琼斯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党支部6月18日发表题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文章。文章称,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国际化和金融基础设施为重点,统筹开放与安全,加大力度推动上海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首先是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以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为重点,持续加大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出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增强金融支持上海总部经济特别是跨国公司发展的能力;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加强绿色金融等领域国际合作,推动人民币成为绿色能源计价货币;加强与其他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沟通交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展业兴业。

  其次是持续推动金融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强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引入境外机构主体参与,不断提升金融基础设施国际服务网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金融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标准治理与合作;持续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行、登记、交易、托管、清算、结算等环节有序连 接;研究推进覆盖全金融市场的交易报告库建设;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法律和制度建设,引导金融基础设施规范运行,建立健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最后是坚持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同时,建设与金融开放水平相匹配的金融监管体系;提升金融监管数字化水平,增强监管有效性,防范风险跨市场、跨境传递;持续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分析,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业务跨境资金流动变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张文

  民生福祉大幅改善。2012—2022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10元提高到36883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扣除物价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旅游、通信、网购等成为日常消费,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领域的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近6000万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7.9亿人、1.5亿人、1.9亿人升至2022年6月的10.4亿人、2.3亿人、2.9亿人。

  据官方统计,2022年,福建新设台资企业1448户,占大陆新设台企户数近1/4;合同台资44.32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占全省合同外资的33.5%;实际利用台资2.06亿美元,同比增长3%。

  2022年年底,六户镇政府引进羊肚菌种植项目,和胜村率先发展起羊肚菌产业。

  2022年5月24日,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应急管理局对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督导检查时,发现其部分特种作业工种实操培训教师无该领域实践工作经验,教学场所消防器材配备也不足,违反了《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新城区应急管理局责令该机构限期改正。同年6月21日,陕西省西安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新城区应急管理局对该机构进行整改复查时,发现其对存在的问题逾期未改正,同时发现该机构还存在培训档案不完整不规范,部分学员理论培训学时记录缺失,部分学员理论培训学时记录与学时证明不符的问题。新城区应急管理局依法对该机构作出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胡少华表示,家长要给孩子情感安慰和支持,让他们学会主动寻求帮助,排解问题。还要引导孩子学会发泄不良情绪,比如带孩子运动、参加户外活动等,而非一味责骂、质疑。

  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然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杨佑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