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近三年查询信用报告超87万次 民众维护信用记录意识渐强

来源: 能源网
2024-06-17 00:49:14

  中新网西宁6月14日电(祁增蓓)今年6月14日是全国第17个信用记录关爱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获悉,近三年(2022至今),青海省累计查询信用报告达87.12万次,有效满足了各类社会需要,对信息主体了解自身信用状况、提升诚信意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以下简称:人行青海省分行)主办的“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专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青海西宁举行。

  活动现场,青海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西宁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等21家单位围绕信用报告的查询使用、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通过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台现场答疑,引导广大市民积极维护个人信用记录,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升市民信用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马建斌介绍,一直以来,人行青海省分行立足青海民生实际和民众对征信的多元化需求,着力改善地方信用环境,大胆探索信用普惠路径,将征信工作贯穿于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成的征信系统累计收录青海省492万自然人、19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

  2023年,青海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征信机构、评级机构及各类接入机构借《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十周年之机,开展“十年征信路 奋进新征程”专题宣传活动,主动回应广大民众征信服务诉求,全年提供城乡居民征信查询达50万人次。

  同时,人行青海省分行推广应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丰富创新征信产品供给,征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助力融资难问题有效缓解。

  “今天的活动,让我了解了很多征信方面的知识。”西宁市民张贵璐告诉记者,前两天,因买房需要查询自 己的征信报告,原本以为需要像以前一样排很长时间的队,没想到现在银行网点就可以查,非常便捷。

  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马建斌表示,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将以此次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全省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单位,围绕以“爱征信、惠民生、助发展”为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题宣传活动,深入普及征信知识,全面提升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完)

  在一些气温较为温暖的地区,有部分人群在公众场合不戴口罩。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1月11日表示,当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仍需继续强调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以下这几种情形下:

  1月28日是农历兔年的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此次大会主会场参会人数达1000人,其中参会企业超500家。同时,大会以视频直播形式开至全省各地市、县(市、区),分会场参会人数达2.5万人,是近年来广东省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会议。

  民航发送旅客165.2万人次,环比下降4.0%,比2019年同期下降18.1%,比2022年同期增长45.0%。

  第三,实施重点区域领跑行动。主要是加快落实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一体化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支持各区发挥比较优势,结合主城区提升中心辐射功能、五个新城建设和南北转型发展,全面推进功能升级、产业创新和空间转型,加快结构调整增创发展优势。(中新财经)

  彭博社1月28日报道,原题:中国正像新冠病毒不再存在那样过年 旅游景点人满为患,电影院挤满观众,烟花照亮夜空,中国各地尽情欢庆农历新年。这种乐观情绪对中国经济和中国政府来说都是好消息。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随着许多人争相奔向景区、观看烟花表演并涌入餐馆和酒店,被压抑的需求正得到释放。”

  我们不难做出两个基本判断:一是美国已成为仇恨现象十分严重的国家,仇恨言论及思维方式的重要策源地;二是在美国,仇恨的主要对象已经从犹太人转向亚裔,与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的关系。据统计,在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美国各地共发生近1.2万宗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2022年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上升了177%。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王秀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