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用关税打压中国车,欧盟此举为何不得人心?

来源: 快科技
2024-06-16 01:01:17

  不只大众,奔驰、宝马等欧洲车企都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反对意见,认为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发展,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欧盟中国商会也发布声明,对欧方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可能导致中欧贸易摩擦升级、冲击中欧经贸和商业关系表示担忧。

  欧洲车企作为被欧盟“保护”的对象,此次集体发声反对,足以说明欧盟的这一决定根本不是为它们着想,而是在搞政治操弄。这一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欧汽车企业及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当权益,可谓损人害己。

  事实上,自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起,欧洲内部就出现巨大分歧。德国、匈牙利等国明确反对,认为这么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欧方初裁披露来看,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中国电动汽车给欧洲带来的“冲击”,并不像一些人渲染得那么严重。来自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份额为8%。而2022年,欧洲品牌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达到6%。两者相差不多。既然如此,欧方为何不顾反对声,执意用关税打压中国电动汽车呢?这背后,既有欧洲内部复杂的利益博弈,也与欧方一些人的三种心态有关。

  其一,打压中国发展的心态。在欧洲,主张中欧合作是主流声音,但同时也存在一股反华势力。这些人不愿看到中国发展,刻意夸大中欧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分歧,一味渲染中方在中欧合作中“占了便宜”,设法阻挠中欧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特别是在当前欧洲保守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升温的背景下,这种噪音似乎找到了空间。从阻扰中企赴欧投资,到用关税打压中国电动汽车,“逢中必反”成了欧洲某些人的政治正确。

  其二,惧怕公平竞争的心态。欧洲长期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优势明显,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欧洲一些人惧怕中国实现“反超”。欧洲一些媒体直言,把中国汽车“挤出去”,能为欧洲汽车生产商赢得更多发展时间。事实真是这样吗?

  表面看,欧洲车企似乎能短期获益。但长期看,用不公平手段打压竞争对手,不仅会增加欧洲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也难以真正提升欧洲车企市场竞争力,对欧洲自身伤害更大。美国金瑞基金高级投资分析师安东尼·赛新指出,中国汽车制造商效率很高而且保持领先,欧盟的关税不会给它们带来太大影响,中国汽车仍然比欧洲汽车更有竞争力。

  其三,对 美国亦步亦趋的心态。欧洲曾是美国贸易保护行为的受害者,这次摇身一变为贸易摩擦的发动者,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压力。最近一段时间,美方一边炒作所谓“产能过剩”的虚假叙事,一边把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大幅提高到100%。同时,美方还拉拢施压盟友,构筑围堵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小圈子”。

  上个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欧时,就呼吁美欧联手应对中国电动汽车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有分析称,欧方此次效仿美方加征关税,也是为了给美方一个交待。但欧方需要冷静想一想,以牺牲中欧合作大局为代价,去迎合美方对中国的打压,究竟值不值得?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益。近年来,宝马、大众等欧洲车企纷纷拓展在华新能源汽车业务。宁德时代、比亚迪、长城等中企已经或计划在欧洲投资建厂。通过良性竞争与合作,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有利于提升欧洲产业竞争力,也符合欧洲追求能源转型、减碳发展的愿景。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关税带不来竞争力,贸易战没有赢家。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优势是通过充分竞争拼出来的,而不是靠产业补贴补出来的。欧方应认真倾听各界客观理性声音,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如果欧方一意孤行,中方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捍卫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原则,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往年烘干机都是用来烘干玉米的,很少会烘干小麦。”益鑫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留群告诉新京报记者,但今年烘干设备已经提前使用上了。

  不过,再长的竞选名单也无法掩盖特朗普在民调中的压倒性优势。在最近的共和党选民民调中,特朗普获得了49%的支持,紧随其后的是于5月底宣布参选的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获得了19% 的支持,而其他候选人,包括彭斯在内,支持率仅为个位数。其中,彭斯获得了5% 的选民支持,稍早前宣布竞选的南卡罗莱纳州州长黑莉获得了4%的支持。和彭斯前后脚宣布参选的新泽西州前州长克里斯蒂的支持率约为1%,更有参选人如前阿肯色州州长阿萨·哈钦森,支持率连1%都不到。

  洪外长雷纳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洪中两国12日将签署19项备忘录和合作文件,“这将反映出两国关系的积极进展与此次访问将达成的重要成果”。他证实,12日签署的文件中将包含一份有关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备忘录,“我们认为,加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倡议是非常合宜的。”

  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国内高通胀及银行系统危机等事件的冲击,焦头烂额的拜登政府更需要在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和双边经贸关系等问题上与中方加强沟通对话。近来,耶伦、雷蒙多及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等人多次释放希望尽快访华的信息,更表明相关议题在美国对华议程中的重要性有所上升。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贝贝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常见的原料药企业实施的垄断手段包括固定价格、分割销售市场、不公平高价、拒绝交易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搭售等。实施垄断行为的主体也不仅包括原料药生产企业,还有许多获得独家代理权的医药销售公司。

  据2021年发表在《中国当代医药》上的“2011~2020年我国药品价格垄断典型案例研究”一文,研究者搜集了2015年6月至2020年的17件药品价格垄断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原料药的价格垄断案例有11例,占总比例的65%。

黄郁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