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做好“古”文章 解锁“富”密码

来源: 房天下
2024-06-14 06:30:45

  中新网金华6月13日电 (钱晨菲 陈志恒 龚伊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来游玩,我就喜欢上了这里的古建筑和古朴典雅的氛围。”在浙江金华兰溪市兰江街道姚村的一栋古建筑里,外地姑娘陈欣然开了一间叫“般念·心舍”的小店,主营养生、美学等。说话间,她轻轻地敲起空灵鼓,清脆而绵长的鼓声便在古老的建筑里袅袅回旋开来。

  姚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保存着明清古建筑80余栋。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姚村对传统古建筑实施内部装饰改造,让“沉睡”的老房子重获新生,成为学习 交流、休闲娱乐的艺术平台。

  兰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城古镇古村格局完整,拥有21个中国传统村落。自2022年入选全国首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以来,兰溪坚持全域谋划、连片打造,把田园、水系、村落、建筑作为整体,进行谋划、保护和建设,带动周边村、特色节点等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走出一条古村落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与乡村振兴美美与共、与村民富裕同频共振的发展之路。

  民为基点,凝聚保护合力,近年来,兰溪把传统村落保护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从“村”向“民”延伸,进一步增强全民保护意识,让村民当自家的“老工匠”;出台《古建筑认养实施细则》,按照“谁投资谁受益,产权不变,有偿使用”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开发和保护;在浙江率先成立涵盖企业家、专家学者、文博古玩爱好者、基层干部、群众等多元主体的51支共计558人的“百姓护宝团”,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各类业态267家,运营维护古建筑433处。

  例如,诸葛镇诸葛村与村民签订古村落保护责任书,通过“一户一宅”置换出核心保护区传统古建筑,归村集体统一使用,建立政府主导、村集体管理、村民人人参与、公司化运作的新模式,形成“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是文保员”的诸葛文保做法。

  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兰溪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通过培育特色线路、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等多种形式,让旅游成为活化古村落的重要载体。

  游埠古镇通过修缮利用古街传统建筑,借助“摄影+美食”“文旅+美食”等载体,打响早茶街品牌。据统计,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游埠古镇共接待游客7.8万人次,同比增长76.1%。

  在熙熙攘攘、香气扑鼻的早茶街上,来自重庆的游客王建平说:“我和朋友们慕名而来,早上6点多就到游埠古镇早市了,只为品尝这里的特色早茶。”

  不仅如此,当地还通过跨市联动,创新共富途径。兰溪诸葛镇与建德大慈岩镇、龙游横山镇接壤,随着半小时交通网构建完成,交流日益密切,随之建立党建“共富联盟”,统筹旅游资源,推出旅游联票机制,串联三地两个景区镇、八个景区(城)及数十个中国传统村落,形成具有明清古韵的特色旅游路线。去年,“明清古韵·浙硒莲盟”成为浙江首个三地联创县域风貌区。(完)

  考核养老业务权重

  北风凛冽,树枝摇得嘎吱响。李辉军麻利地将小铲子、卷尺等工具装兜,往肩上一搭,大步流星往地头走去。麦田里,嫩苗密密匝匝,连成片。田垄边,渠相通,路相连,人们正忙着灌砂浆、砌沟坎。

  平整路面、建设绿化带、铺设污水管网,如今的出村路焕然一新。“路修好了,出门一脚平。”刘大志感慨。

  郭琦此次演出的是柳琴戏《拾棉花》,她师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晓红。作为王派第六代传人,除了继承前辈的招式,郭琦对角色也有自己的思考,“我饰演的玉兰勤劳淳朴可爱,一招一式都要大方成熟。”

  在产业园内,重庆米多奇公司通过打造“跨境物流+跨境电商”融合发展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海外仓备货、国际物流运输解决方案等,助力一批制造业企业搭上跨境电商发展的快车。

  撬动乘数效应

郝爱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