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利润一年亏完!中交地产梦碎千亿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12 04:00:04

  来源 国际金融报

  2019年,时任总裁李永前为中交地产设定了一个发展目标,即当年销售额冲刺350亿元,2020年冲刺500亿元,2023年要远在千亿之上。

  如今时间已经来到这份计划表的最后一个节点,但在行业周期轮转的冲击下,想要力争上游的中交地产处境似乎愈发不妙。

  亏损超16亿

  近日,中交地产交出了2023年的“成绩单”。

  过去一年,这家有着央企背景的开发商鲜少出现在土地市场,全年仅新增了两宗土 地,对应地价合共27.7亿元,分别位于成都及合肥。

  投资端紧缩是一个信号,投射出中交地产不甚明朗的经营状况及前景。

  2023年,中交地产实现营收324.68亿元,同比下滑15.59%;对应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为-16.73亿元,该指标在上年同期为0.34亿元左右。

  若以此对比,相当于其2023年的亏损额远超过去四年的利润。

  导致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减值计提。

  2023年,中交地产多个项目销售不及预期,其对项目开发产品及在建开发项目的可变现净值进行测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13.46亿元,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含合同资产)2.7亿元,合共计提减值约16.34亿元,导致归母净利润减少近12.4亿元。

  且由于2023年度达到交付条件的货值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中交地产房地产销售结转收入也同步下滑,叠加结转项目结构变化等因素,公司当期房地产开发业务交付项目的毛利率较上年亦有所下降,继而影响利润水平。

  2023年,中交地产实现销售回款449.7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跌0.23%;房地产销售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3.04个百分点至10.23%,对应营收同比下降15.83%,为322.3亿元。

  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全口径签约销售金额373.61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8.57%,与此前定下的千亿目标相差甚远;对应销售面积179.66万平方米,同比跌幅为8.23%。

  截至2023年末,其拥有房地产项目117个,土地总面积1071.4万平方米,在建及待建面积1200.98万平方米。

  负债与风险

  虽为中交地产“粮仓”,但上述117个项目中约77%都是合作项目。房地产火热的那些年,开发商们热衷于通过合联营方式壮大规模,而当行业下行时,这种合作会加重风险,一旦合作伙伴出现资金等问题,整个项目都会受到牵连。

  以美的置业为例,过去几年,由于金科、新力、佳兆业等合作伙伴接连出现资金问题,为防范风险,美的置业与合作方通过股权归边(即收购或清退合作项目)方式“换仓”,2021年至2023年期间收购了21个项目,退出24个项目,并借此加速将项目布局转向一二线城市。

  中交地产对于合作方的处理路径则完全不同。为保证旗下项目如期开发,其频繁为项目子公司提供担保、财务资助,这之中的合作方不乏出险房企。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末,中交地产为控股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之间提供担保余额高达102.9亿元;累计对外提供财务资助余额约69.7亿元,其中对有股权关系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提供股东借款余额约30.6亿元,合作方从并表房地产项目公司调用富余资金余额为39.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合作方所调用的资金中,有本金约6.74亿元未按约定返还至项目公司,目前中交地产已经据此提起诉讼,昔日合作伙伴对簿公堂。

  风险之外,看似财大气粗的中交地产其实资金情况并不乐观。

  截至2023年末,该公司拥有货币资金约120.1亿元,同期短期借款14.6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61.77亿元,资金缺口明显。

  也或是因此,虽然央企背景为中交地产的融资带来助力,但成本却不低。截至2023年期末,该公司拥有银行贷款余额271.55亿元,融资成本区间为1.8%至6.28% ;信托融资余额约26.4亿元,成本区间为5.1%至8.4% ;控股股东方借款余额为162.44亿元,成本区间为0至8%……

  今年1月,中交地产提出,拟向大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借款不超过100亿元,借款年利率不超过7.5%。

  融资成本的高位也直接拉高了公司的财务费用。2023年,中交地产的管理费用同比下滑6.47%,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43%,财务费用则同比增长了131.71%,其对此的解释是“本年费用化借款利息增加”。

  但也有好消息传来。

  2023年,中交地产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实现了140.17%的同比增幅,约70.5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的自身造血能力依然存在,中交地产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当下复杂的大环境中维持这些能力。

记者 吴典

编辑 孙婉秋

责任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海南省省长刘小明:海南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

黄金储备“17连增”,释放什么信号?

小米深夜连发三文!点名上汽、要求道歉!

就耶伦访华情况,财政部发声→

债市还能牛多久?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

责任编辑:江钰涵

  王德文从贵州贵阳到杭州来定居二十年了,“作为一名新杭州人,每次来杭州都感觉像回家一样,这是一座蛮包容的城市。”

  1月7日,为期40天的春运即将启动。今年春节,旅客出行热情提高,带动机票价格上涨。《证券日报》记者浏览OTA平台发现,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九),部分直飞航线机票价格涨至全价,一些航线仅有少量余票。

既不发烧,也没有‘刀片嗓’,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公司审慎监管的重要内容,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直接影响监管质效。据通报,浙商财险存在未按规定计提最低资本、流动性风险指标计算不准确、偿付能力报表填报不完整、风险综合评级数据填报不准确等问题。例如,该公司2022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计算存款的交易对手违约风险最低资本时,基础因子选择错误,少计提最低资本807.6万元(人民币,下同)。

  国资委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企业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同比增长6.6%,高于全国增幅0.9个百分点。2022年以来,中央企业煤炭日均产量296万吨,同比增长7.6%,再创历史新高。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5/1600113660.jpg" alt="" />

刘冠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