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就业丰富生活 江西余干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魅力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17 11:18:15

  中新网江西余干6月16日电 (吴鹏泉 叶伟)制作琴杆、打磨琴筒、去脂蒙皮……仲夏时节,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民族乐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匠师傅们在操 作台前忙碌着,桌上整齐摆放了各种各样的乐器组件。

  “我们制作的是‘干胡’,属于二胡的一种。”该公司董事长张仕先介绍说,“干胡”制作严谨,部件大到琴筒、琴杆,小到弦轴、琴码,都要精琢细磨,“你看,师傅们一手端着刨子在刨,其实另一个手还要不停转动木头,这样才能保证琴杆每一寸都光滑、平整,出音才能精准。”

  历经数十载发展,上述公司产品已扩展至14大类200多个品种,年产规模可达3000多万元,解决就业岗位50余个。2023年,当地官方将“余干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申报成为上饶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孩子在上幼儿园,每天需要接送,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该乐器公司员工程亚婷说,公司有些岗位是专门为“宝妈”设置的,工作无需打卡,方便照顾家庭和接送小孩。

  地处鄱阳湖畔的余干,是江西18个古县之一,素有“江南名郡”之美誉。近年来,江西余干依托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加强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魅力。

  一把剪刀、一张纸,手指翻转间,一幅幅图案惟妙惟肖,一个个人物呼之欲出。近日,在余干县文化馆,一场以“传承非遗剪纸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剪纸培训活动开展。

  活动中,剪纸艺师、余干县知联会理事何霞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介绍了图案的设计、选择、折叠和裁剪技巧等。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学习剪纸这门艺术,更能领略文化艺术之美,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剪纸培训活动的当地民众吴细姣如是说。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余干县文广新旅局局长、九三学社余干支委会主委蔡美芳说,该县将不断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持续焕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魅力。(完)

  “三年行动期间(2020—2022年)与前三年(2017—2019年)相比,全省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9.55%和31.30%。”王启瑞介绍,但是,山西高危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传统产业安全风险存量较大,新业态带来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学术的繁荣离不开学术资料的繁荣,大量的存世古籍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通过数字化,可以让这些珍贵的资源为更多的学者和社会公众所用。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刘蔷指出,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制作与发布,其实就是回归到古籍作为书籍文献本来的性质,这也体现了现代图书馆服务、共享、开放的精神。

  汕头市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和著名的台胞之乡,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此前南澳开展对台小额贸易只能使用100吨的渔船,装载不超过十万美元的商品,船只小,货运量少,抗风浪能力差,运输能力差,运输成本高。

  她介绍,第20届东博会将发掘国际经贸合作新潜能,结合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新型工业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跨境电商等新热点,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建设,策划专题交流活动,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实施。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当时宜君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返乡潮做准备,像血氧仪这种当下紧缺的医疗设备,有备无患。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锚定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我们在疫情防控中兜住民生底线、保持民生温度,努力将疫情对民生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简景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