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评论员: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25 05:03:45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对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战略擘画。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加强基础研究,筑牢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活水,是构建科技事业大厦的基石。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才能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完善对原创性、非共识、变革性创新研究的支持,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勇闯科学“无人区”。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 发创新活力。构建符合市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才能抓住释放创新潜能的关键。当前,科技创新工作步入“深水区”,迫切需要深入实施相关改革举措,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要深化项目管理、科研评价、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改革,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链条中的主导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科研组织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引导提升企业科创能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构筑人才高地。要统筹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战略布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采取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要大力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科技人才,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开放创新,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合作网络。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要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有效应对逆全球化挑战。要在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开放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保护好自身的知识产权和科技安全。要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努力营造开放、信任、合作的科研环境,促进全球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开放合作。

  2023年1月—2025年12月(正常开放时间,不含夜场,遇有特殊情况,请关注景区相关公告)

  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影响,如何提振消费信心,扩大内需持续成为各界关注话题。

  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万文伟介绍,此次年货节为期3天,台湾农业精品国际行销协会组织10家台湾农产品精品企业,与泉州多个县市区的农产品及预制菜企业共同展出乡村好货、农业精品。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王恩博)针对中国有煤改气地区出现居民天然气限购、断供情况,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13日在北京强调,任何地方和企业对民生用气都不得限购减供。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13日电 (郭军 郭静 周会)记者13日从广铁集团获悉,2023年1月13日广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首次突破130万人次,达到13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达21万人次。

  此次班列全程运行671公里,搭载的货品抵达上海芦潮港后,将通过国际货轮运往荷兰鹿特丹、美国查尔斯顿等地。据该集团公司货运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海铁联运班列开通以来,发运量逐年走高,已从2015年开行初期年发运458车、916标准箱,增至2022年的年发运30166车、60332标准箱,年发运量达到开行初期的65倍还多。

寇欢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