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证券保荐君逸数码IPO项目质量评级D级 报告期内因信披违规收罚单 排队周期超两年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02 05:38:41

  (一)公司基本情况

  简称:君逸数码

  代码:301172.SZ

  IPO申报日期:2021年6月25日

  上市日期:2023年7月26日

  上市板块:创业板

  所属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证监会行业2012年版)

  保荐代表人:程毅,王粹萃

  IPO承销商: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IPO律师: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IPO审计机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二)执业评价情况

  (1)信披情况

  被要求结合技术路线、技术特点等因素,分析说明发行人核心技术的优劣势以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情况,分析发行人相关核心技术的应用市场规模现状和未来趋势;被要求说明两次申报文件信息披露内容存在差异的具体情况及差异的原因;被要求说明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内容。

  (2)监管处罚情况

  2021年4月内因信披违规,公司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口头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报告期内,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共受到1项行政处罚。

  (3)舆论监督:不扣分

  (4)上市周期

  2023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从申报到上市的平均天数为487.83天,君逸数码的上市周期是761天,高于整体均值。

  (5)是否多次申报

  属于多次申报。

  (6)发行费用及发行 费用率

  君逸数码的承销及保荐费用为6655.42万元,承销保荐佣金率为6.90%,高于整体平均数6.35%,与保荐人华林证券2023年度IPO承销项目平均佣金率6.90%。

  (7)上市首日表现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涨幅34.70%。

  (8)上市三个月表现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涨幅67.44%。

  (9)发行市盈率

  君逸数码的发行市盈率为54.65倍,行业均数73.55倍,公司低于行业均值25.70%。

  (10)实际募资比例

  预计募资4.08亿元,实际募资9.65亿元,超募比例136.58%。

  (11)上市后短期业绩表现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26%,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12.25%,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14.49%。

  (12)弃购比例与包销比例

  弃购率0.64%。

  (三)总得分情况

  君逸数码IPO项目总得分为65.5分,分类D级。影响君逸数码评分的负面因素是:公司信披质量有待提高,受到全国中小股份转让系统处罚,上市周期较长,发行费用率较高,超募比例较高,上市后第一个会计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这综合表明,公司短期内盈利能力有待提高,信披质量有待提高,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业绩表现背后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8/59/14047721024993985347.jpg" alt="" />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司长褚波表示,这次体育仲裁能够纳入体育法修订是国家体育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此前没有体育仲裁是制度的短板和缺陷,而无论从保护运动员权益,解决国内体育纠纷还是适应国际体育发展潮流,体育仲裁都是非常重要的制度设计,体育法新设体育仲裁专章,为我国建立体育仲裁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遗址价值发掘与阐释,持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为实证中华文明作出山东贡献。”王磊说,2023年,该省将大力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继续实施跋山遗址、岗上遗址、城子崖遗址、琅琊台遗址等考古发掘,以及“来远”舰水下调查等重大考古项目。支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创办《海岱考古》专业学术期刊。

  绿色消费深入人心。绿色消费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自觉选择。苏宁易购发布数据显示,绿色智能家电普遍受欢迎,春节期间全国门店大容量智能冰箱销售量同比增长115%,75英寸以上大屏电视销售量环比增长216%,扫地机器人、洗地机、洗碗机等智能清洁家电销售量同比增长119%。

  广西还将推动以北部湾港为离境港的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实施范围拓展至通道沿线重要枢纽节点,稳定运营至香港、新加坡班轮航线,加密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航线,推动开行滚装船航线和至欧美远洋航线。

  ——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推进保险产品创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蓬勃发展,新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深入应用。知识产权保险也应充分将新技术运用于保险产品研发、服务。保险公司可积极探索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内的互联网技术在知识产权保险中的应用,尤其是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数字经济中知识产权活动的场景化、碎片化的保险需求,聚焦于创新和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知识产权保险精算模型,为直保和再保公司提供保险产品定价、核保、核赔和控费等管理服务的同时,降低企业自身风险。

李盈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