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降水较常年偏多一倍以上,广东仍处降雨频繁期

来源: 新华社
2024-06-17 05:22:10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韦香惠)连日来,广东多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江河洪水快速上涨,防汛形势严峻。4月24日,中国气象局召开24-26日南方新一轮降水过程媒体通气会。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国杰介绍,从现在到4月底,广东依然处在降雨频繁的周期。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形势和过去几天相比没有太大调整,降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在整个降雨期间,间歇会有1-2天降雨范围或降雨强度相对小一些、弱一些。

  杨国杰表示,24-26日强降雨过程与四月份广东的两次强降雨过程有一定相似性。“最大的特征是它的降雨落区会有一定重叠,主要影响区域依然是广东北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它所影响的区域与前两次降雨过程比较接近。”

  杨国杰提醒,24-26号降水过程仍有一定的致灾性,可能造成洪水、山洪。

  通气会上,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介绍,今年4月以来,华南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为1961年以来的历史第二多。

  “今年华 南地区的降水与厄尔尼诺存在明显的关系。”郑志海表示,强降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江南、华南等地的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这会增加大气的含水量,也会增大对流的强度,使得强

  另一方面是受到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4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引导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极为充沛的水汽,同时,配合青藏高原和华南地区的环流异常,形成了多次强降水过程。

  今年进入汛期后,对于南方降雨情况和防洪压力,郑志海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涝重于旱;东部季风区降水总体偏多,考虑区域性和阶段性的洪涝灾害会比较明显。

  郑志海表示,今年进入汛期后,总体的水汽条件依然会比较好,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太湖流域降水都会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而北方的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中下游降水也偏多,建议提前做好防汛的准备工作。(完)

  整体来看,首批14只基金产品在去年四季度的基金规模变动较为稳定,其中9只基金规模增长,超七成产品在去年四季度期间的收益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投资者实现了超额收益。14只产品在四季度期间合计实现基金利润1.64亿元。

  而这也将是三、四线城市面临的挑战,他们能不能接住这些大学生?从各地频出的“抢人”政策来看,小城市对大学生无疑是欢迎的。那么问题来了,小城市所提供的生活空间与工作环境,能不能与大学生熟悉的大城市基本呼应呢?能不能形成与大城市大体同构的运转和管理模式?这将决定这些大学生能不能舒适地融入当地环境,能不能真正成为本地人。

  展现全球创意,集结各国精品,已经举办五届的上海进博会,逐渐成长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不断注入新鲜而强劲的“血液”。

  巴 西

  新筑股份董秘张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作为四川发展旗下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号召,并于2022年8月份完成对四川晟天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51.60%股权的收购,顺势切入光伏发电行业,助力上市公司转型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打造新的增长点。”

  展望A股市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有望在2023年二、三季度触底回升,而目前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正处于快速下行阶段,2023年二季度有望企稳,在疫情管控放开及政策发力带动下,预计2023年市场风险偏好较去年将有很大改善。整体而言,其重点看好三大投资主线,包括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的消费复苏、估值已回归合理水平的高景气成长板块以及地产相关产业链的修复机会。

绍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