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对话会在东京举行

来源: 中文网
2024-05-31 08:37:38

  中新社东京5月29日电 (记者 朱晨曦)由日中协会牵头主办的“大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对话会29日在东京举行。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东京应邀出席对话会并发表演讲。日中协会会长野田毅,日中友好会馆、日中友好议员联盟、日中友好协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日中经济协会负责人以及政界、学术界、工商界、媒体代表200余人出席。

  刘建超表示,中日作为世界重要国家和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应携手并进、共克时艰。但近年两国关系出现起伏,中日关系何去何从,是两国各界有识 之士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刘建超称,双方要共谋发展,相互成就。中日同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受益者和倡导者,经贸利益和产供链深度交融,中日各自发展都会为对方提供新的机遇。当前,中国正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为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欢迎日本继续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共享发展机遇。中方愿同日本和有关国家一道,坚持开放进取、普惠包容,为促进地区和世界发展履行大国责任,发挥积极作用。

  刘建超表示,双方要以和为贵,以信为本。明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80年来,和平发展为日本获取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的理解创造了条件,也是战后日本实现发展振兴的基础,希望日本继续沿着“和平国家”这条路走下去。中日应共同坚守和平共处的底线,反对制造意识形态对立和地缘政治冲突,不搞“选边站队”和阵营对抗,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中日关系基础中的基础。希望日方充分认识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以实际行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刘建超说,双方要交流互鉴,超越对立。中日应进一步加强交流互鉴,拉紧文化纽带,让人民之间的精神共鸣成为双边关系的牢固根基;应立足更高站位、秉持天下情怀,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合共生,为推动世界超越意识形态对立、跨越文明冲突陷阱贡献智慧和力量。

  罗志恒表示,2023年的基建投资增速预计还将实现较高增速,可能在8%左右。这一方面是形势所需,2023年外需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全球经济下行引发出口回落,亟需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投资,而房地产和消费好转需要时间,有不确定性,基建是稳经济重要抓手。

  <strong>游客分流后,京郊民宿进入冷静重塑期</strong>

  扩大内需是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基点,有利于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从需求上看,我国拥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从供给上看,我们拥有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全球要素资源整合,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策划:谭嘉 制图:王珺珂

  在2022年IPO破发最为显著的10只个股中,仍有77%的PE/VC机构投资实现浮盈,其中不乏近30倍的“好买卖”。这些机构虽投中破发新股,但由于进入时间早,仍然在企业上市后获得可观收益。

  活动期间,沈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完)

孙依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