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生”回乡传承京剧:盼再现百年“喜连成”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05 07:10:48

  中新网吉林6月3日电 题:“女老生”回乡传承京剧:盼再现百年“喜连成”

  中新网记者 石 洪宇

  7岁的张艺川为了练好马鞭和亮相,站在落地镜前,反复检查着动作,小花脸扮相的她已经唱得有板有眼。

  依照梨园规矩,张艺川凭入行早成为京剧实训基地里的“大师姐”。学习京剧逾3年,她已能独自唱上经典折子戏《小放牛》里的选段。

  “80后”刘子源是京剧专业演员,也是张艺川的启蒙老师。练功场上,她随时纠正张艺川的动作和唱腔。刘子源创办的这家京剧实训基地已吸纳了60多名京剧爱好者,其中青少年占了七成以上。

  刘子源的家乡吉林省吉林市有“京剧第二故乡”的美誉。距离实训基地不足千米的吉林市群众艺术馆,高悬着一块“喜连成社”的匾额。早在1901年,当地富商牛子厚创立京剧科班喜(富)连成社,利用科班培养京剧人才,培养了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一代著名京剧大师。

  作为青年一代演员,38岁的刘子源10岁入科学戏,因嗓音等条件占优势,逐渐成为一名老生、老旦双攻行当演员。2015年,刘子源远赴阿根廷,在社区及校园用老生唱腔表演诸葛亮、伍子胥等桥段,深受欢迎。

  在海外5年后,刘子源决定返乡,“我想把家乡曾经的梨园繁荣传下去,也希望青少年京剧爱好者有平台学习国粹。”

  不到4岁的褚铂菲是年龄最小的师妹。练功场上,她大声背诵“训词”,抱拳礼、步法等也学得有模有样。

  按照传统,京剧实训基地里的规矩也如喜(富)连成社一般:课上先背诵“训词”;每天都要练功;毕业的学员,每年寒暑假都要回基地向老师汇报在外学戏练功的情况……

  同为“80后”的马威是刘子源的同门师姐,她和刘子源一样,选择从新加坡回国。在国外校园任教的几年里,马威的青衣扮相吸引很多小女孩关注。

  马威曾在很多剧团工作过,表演和教学经验丰富。在实训基地,她一遍又一遍走在前面演示步法,孩子们跟在后面模仿学习。

  马威希望自己成为老中青演员与孩子们之间连接的桥梁,为京剧的发展尽一份力。她认为,自己与刘子源都是从“京剧第二故乡”走出去的演员,肩上的责任更重一些。(完)

  曾有人设想,如果张国荣没有离世,或许还可以塑造更多具有辨识度的银幕角色,留下更多值得传唱的歌曲。但如今,这些都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

  彭博社资深半导体分析师保拉·彭卡尔表示,美光在中国大陆的直接销售额毕竟仅占其总销售额的11%,“如果中国真的想要打击(美国芯片业),可能会涉及更广泛的领域”。

  随后,两岸青年学生展开交流讨论。一场跨越海峡的“青春约会”热情洋溢,激荡着关于梦想与奋斗的共同思考,展现出互学互鉴、交心知心的可贵情谊。

  最早,我和父母、奶奶三代同居。南向一间大屋,隔出几个小房间来供大家分住。后来几经房产更迭,我现在一人独居一间二十来平方米的平房。怎么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好家居设计,可是门学问。我琢磨着,在平房内隔出了卫生间和厨房,见缝插针地放下洗碗机、烘干机和一台双门冰箱。阁楼则专门存放收藏的几千张音乐CD。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后、讲师寇焜照:谋得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不仅仅避免了“浪费”专业学习,还能成为从校园到职场转型阶段的关键抓手。如能实现专业、职业同个人性情与价值目标的契合,更是今后漫长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的一件幸事。一门专业不仅仅是凭借辛勤学习换来的工作技能,还是一条连接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纽带,更是塑造自我的精神家园。

  谈起这么多年的WCBA之旅,杨力维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其实每一届总决赛她都会有新的感悟,就如她在今年惜败后写下的一句话,“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历练总结再出发”。

胡振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