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1至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912亿元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4 14:12:15

  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24日公布2024年5月财政收支情况。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分中央和地方看,1—5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778亿元,同比下降6.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4134亿元,同比增长0.5%。分税收和非税收入看,1—5月,全国税收收入80462亿元,同比下降5.1%,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0.5%左右;非税收入16450亿元,同比增长10.3%。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30119亿元,同比下降6.1%。

  2.国内消费税7607亿元,同比增长7.2%。

  3.企业所得税22382亿元,同比下降1.7%。

  4.个人所得税6072亿元,同比下降6%。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7741亿元,同比增长1.5%。关税989亿元,同比下降4.4%。

  6.出口退税9709亿元,同比增长21.2%。

  7.城市维护建设税2190亿元,同比下降7.4%。

  8.车辆购置税1086亿元,同比下降0.1%。

  9.印花税1505亿元,同比下降18.6%。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439亿元,同比下降50.8%。

  10.资源税1221亿元,同比下降14%。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2326亿元,同比下降8.7%;房产税2086亿元,同比增长20.1%;城镇土地使用税1120亿元,同比增长12.7%;土地增值税2442亿元,同比下降5.3%;耕地占用税642亿元,同比增长21.4%。

  12.环境保护税111亿元,同比增长12.1%。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532亿元,同比增长3.4%。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359亿元,同比增长3.4%。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4429亿元,同比增长1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930亿元,同比增长2.4%。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16359亿元,同比增长2.3%。

  2.科学技术支出 3388亿元,同比增长1.4%。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310亿元,同比增长4.3%。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583亿元,同比增长4.5%。

  5.卫生健康支出8584亿元,同比下降9.5%。

  6.节能环保支出1894亿元,同比增长2.1%。

  7.城乡社区支出8174亿元,同比增长9.5%。

  8.农林水支出8270亿元,同比增长12%。

  9.交通运输支出4454亿元,同比下降1%。

  10.债务付息支出5061亿元,同比增长7.3%。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1—5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638亿元,同比下降10.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9.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4874亿元,同比下降12.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810亿元,同比下降1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22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7.86%,在亚洲主要货币中排名居中。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的采访和观察,机构预计2023年人民币将走强,部分较为乐观的机构将预测点位放在了6.7~6.8附近。例如,巴克莱和国泰君安国际认为,2023年年底,美元/人民币的目标价是6.7。

  “象群很年轻,其中最大的个体也不超过30岁,而且都很健康。”王斌说,“象群间的分分合合说明亚洲象群体之间交流频繁,种群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对于2023年汇率走势的研判,温彬认为,2023年中国与全球在经济周期上将继续呈现错位走势。中国经济将以“修复性复苏”为主基调,而全球经济则将以“通胀降温下的浅衰退”为主基调,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格局,经常账户压力与金融账户改善并存,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提供重要支撑。预计2023年人民币汇率整体将呈现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的走势。

  问询函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是否存在“抽屉协议”、对净资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2022年12月29日,深交所向*ST宜康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保亿投资取得前述债权后再对债权进行豁免的原因,相关债权转让及豁免是否具备商业实质,是否存在其他的协议或利益安排。此外,要求*ST宜康说明本次豁免债务的会计处理,及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数据的具体影响。

  “近年来,单用途预付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培训、美容美发、商业零售、餐饮娱乐、体育健身等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消费者经常使用的消费工具,也为商家拉动销售、周转资金、降低成本带来便利,预付式消费快速发展。”甘肃省商务厅厅长张应华介绍说,同时,“诱导办卡”“存费跑路”“霸王条款”“言而无信”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引发的纠纷投诉也不断增多,严重影响市场秩序。

  不排除美元短期反扑

唐承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