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仅剩7只到破万 朱鹮种群有效摆脱濒危局面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17 17:03:33

  11月2日,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朱鹮保护陕西方案》。根据最新朱鹮秋季调 查统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的种群数量成功突破万只大关。

  朱鹮有着“东方宝石”的美誉,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动物,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由于种种原因,朱鹮在日本、韩国、朝鲜等多个国家相继灭绝。

  1981年,在陕西秦岭深处的汉中洋县姚家沟,发现了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经过40多年的持续保护,朱鹮种群数量得到有效复壮。

  据统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的种群数量已经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扩展到目前的11000多只。其中陕西朱鹮种群数量达到7737只。朱鹮的栖息地面积也由最初的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6万平方公里。数量增长的同时,朱鹮种群“老中青”年龄结构呈现幼鸟、成鸟数量多,老年个体数量少的“倒金字塔型”,雌雄性比也趋近1∶1。

  陕西累计野化放归朱鹮560只

  从最初的孤羽七只,到如今万只翱翔。40多年来,朱鹮种群不断复壮,成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国内朱鹮保护专家,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张跃明表示:护、育、放“三字经”对应着朱鹮种群“就地保护”“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三道难关,这也是朱鹮种群突破万只,得以复壮的关键。

  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工繁育中心里,依山而建的大网笼有8000多平方米,里面有湿地,有树木,完全模拟野外环境,50多只人工饲养的朱鹮在这里进行自我觅食、繁育等生存训练。半年后环境适应力更强的朱鹮会成为野化放飞的备选种源。

  陕西省林业局发布的《朱鹮保护陕西方案》显示,40多年来,朱鹮保护历经了“发现”“抢救”“繁衍”“壮大”四个阶段。1981年到1991年,属于就地保护阶段。根据保护区统计,10年间,朱鹮种群从7只缓慢增长,稳定在20只以内。20世纪90年代开始,陕西开始了朱鹮的人工繁育研究,到2000年左右,朱鹮的种群增长到了200只。此后20年间,随着野生朱鹮保护工作的加强和人工繁育、野化放归的开展,朱鹮种群数量猛增到5000只以上。近三年来,朱鹮数量累计又增加了2000多只。

  刘伟了解情况后,通过研判找到平台卖家,在对卖家进行多次普法教育后,该卖家主动将2500元退还给朱某。

  走进图书馆、书店阅读、学习,也成了大多数人过年的新选择。春节期间,只要有闲暇时间,市民王女士就会带着孩子去书店阅读,不仅是为自己学习充电,也是为孩子挑选适合的儿童读物。

  每一个小生命都不应被放弃,这是团队的共识与信念所在。“为了能让千千万万患儿早日与父母团聚,健康长大,再累我们也会坚持下去。”罗飞翔说。(完)

  其一,“品牌功”,以广受世界各地民众喜爱的文化品牌活动“欢乐春节”为借鉴,进一步打响中国春节的品牌知名度,努力让世界与中国春节同步同乐。

  古巴“天才少女”的排球梦

  春节期间,催婚话题已多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引起不少网友共鸣,比如“回家几天就被催婚几天”,“以前过年朋友圈都是抱怨亲戚问成绩,现在过年都是烦恼长辈催婚”……长辈催婚方式花样迭出,年轻人绞尽脑汁想反催婚妙招,双方各有说不出的无奈。

周钧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