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检察机关严惩文物犯罪 多方协同守护三秦历史文脉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7 09:38:17

  中新网西安6月6日电 (杨英琦)记者6日从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获悉,2021年以来,该省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妨害文物管理犯罪案件177件529人,起诉204件750人,有力打击和震慑了文物犯罪。

  近年来,陕西省检察机关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全面履职,会同其他执法司法机关在依法惩治文物犯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该省加大打击力度,严格依法惩治文物犯罪。加大追捕追诉追缴力度,针对文物犯罪多呈现链条化的特点,围绕文物交易纵向深挖关联犯罪,围绕团伙关系横向追捕追诉漏犯。强化数字赋能,依托陕西数字检察中心数据整合、线索流转、态势分析功能,进一步加强数字模型的构建与运用,实现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的转变,以数字检察驱动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提质增效。

  据介绍,陕西加强内部融合履职,充分运用“刑事+公益诉讼”机制,注重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的衔接和协同,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14件,提出检察建议和发出公告或征询意见172件,起诉8件,均取得良好办案效果。同时,不断加强与法院、海关、文物等部门的通力合作,通过涉案文物鉴定、保管和移交、信息共享等方式加强协作配合,携手画好文物保护“同心圆”。

  同时,陕西坚持打击和保护并重,结合办案深入查找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形式,陕西省检察机关及时向文物、文旅、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提出整改建议。加强重点领域监管,针对文物犯罪中出现的地下文物交易活跃等新问题,及时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拍卖行、古玩交易市场、网络平台等的监管力度,逐步推进交易市场源头治理,着力清除相关领域乱象。

  此外,陕西完善制度保障,实现文物保护长效常治。该省检察机关深化行刑衔接,与省文物局先后联合会签《陕西省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涉文物犯罪线索移送工作机制》等,扩大全省文物犯罪“两项监督”线索来源。充分发挥检校双方各自优势,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推动解决涉案文物鉴定难题,深入开展文物保护领域案件办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完)

  “这两天街头上人群量太少,献血量比前一段还低,几乎是历史新低”,山东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姜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主要是扩大宣传,让大家尽量地了解血站的情况,此外在全省进行血液的调配,让血液资源尽量地优化合理利用”。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研究院基层医疗研究所所长黄伟文认为,“四类药”的紧缺问题不会持续太久,甚至在半个月之内就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1937年10月,陈信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成立中共“扬州特支”。“扬州支部”的首次会议在陈信家中召开,讨论发展党员、研究成立扬州统一救亡组织。1937年11月20日,扬州沦陷在即,陈信随同李石君、徐寿庚、王修梅等人经西安办事处奔赴延安,踏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生涯。

  实践下来,基层也好,民间也罢,更是有不少值得鼓励的发明创造。譬如苏州最先出现了将核酸亭改作诊疗站的例子。之后,浙江杭州、台州等地也纷纷出现了核酸亭改为发热诊疗站的情况。在上海,目前诸如宝山月浦等地出现了核酸亭改作发热哨点诊室的情况。

  流行病学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农村防疫,其实也与城市差不多,对于占多数的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治疗,医疗机构要做好药物准备,为乡村医生进行适当培训,避免用药误区;如果出现病情加重,要有一些通道,能够向城市中的医院转诊。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安排问题。2018年至2021年,王滨多次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礼品、礼金;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同意其家人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赴澳大利亚旅游,相关费用均由私营企业主支付。王滨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吴雅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