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新书首发并输出俄文版权

来源: 金羊网
2024-06-23 07:18:20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应妮)《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新书首发暨俄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20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举行。

  该书回顾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攻关之路,反映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力极度薄弱,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几乎空白,科技人员非常短缺的艰苦条件下,老一辈革命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英明决策,老一辈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工人等无私奉献、奋力拼搏,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空间、赢得时间的故事。本书从国际背景、国内环境、中国领导人决策过程、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努力过程、指战员和工人等全力配合等多维度,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原子弹的诞生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董事长钱天东表示,作者凭借其多年中国科技史研究、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科学家精神研究等基础,参阅大量参考资料,用一年时间完成书稿创作。为进一步提高本书质量,我们特邀胡思得院士担任主审,他对书稿进行了多轮的细致审读,提出很多中肯意见,并逐条和我们讨论。

  作者荣正通介绍撰写过程的最大困难在于史料考证,相关历史细节或者缺失或者内容不一致,在请教相关专家和亲历者之后,厘清了一些历史细节,纠正了不少参考资料的错误。他认为这本书的创新之处,一是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写通俗读物,追求内容可信; 二是强调国际视野,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看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李景既是中国研制原子弹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后来也成为该领域管理者,再到后来参与中国和平发展核能工作,对中国之核饱含感情。他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该书的史料价值和当代价值,认为该书全景式展现了中国研制核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既有宏观视野,也有生动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陈华栋希望《为国铸盾》一书能启发读者思考国家的担当、思考个人的使命,从而进一步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13日电(记者 范宇斌)正在此间举行的2023年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恒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施荣恒表示,要加强沪港金融科技创新合作与联动。

  8日,100多辆搭载示威者的大客车抵达首都巴西利亚。巴西前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的数千名支持者强行闯入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与军警发生冲突。

  幸运的是,洽洽,这家在全行业里唯一坚持做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在这个非常时期,凸显出了强大的稳生产和抗风险能力。全产业链质造的模式,相对很多走代工路线的企业,投资周期更长、成本更高,但优势也很明显——无论是在质量的把控上,产品生产的稳定上,以及产业协同能力上,在这次特殊的考验中,洽洽都拿到了高分。

  记者走进各大商超,琳琅满目的青岛啤酒新品装点了兔年新春的节日氛围,新春优惠、新春组合、新春礼盒,把多款青岛啤酒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与消费者共同迎接兔年新春的到来,玉兔迎福,美酒启新。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3/1874162064.gif" alt="" /></a>

  “粤北地区缺少横向通道,东出需绕行至深圳或江西赣州,绕行距离和耗时较长,制约了区域客运交流和经济社会发展。”经过深入的调研和自身工作、生活的切身体验,郑锦源认为,粤北地区横向高速铁路的这一空白,已逐渐成为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对外经贸旅游往来的掣肘,亟需一条高铁来打破这一局面。

林旭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