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新”正当时 政策红利激发多层次消费需求

来源: 发展网
2024-06-19 15:38:55

  “以旧换新撬动消费新增长”系列

  “换新”正当时 政策红利激发多层次消费需求

  “618”购物节期间,全国各地促销活动如火如荼,一场“换新”热潮正在悄然兴起。

  围绕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近期,各地纷纷结合地区特色推出相关举措。

  在北京,以绿色、智能消费为重点的新一轮以旧换新消费券发放活动正在进行。本次消费券主要覆盖26类一级能效(水效)的家电家居产品及10类提升生活品质的智能家居商品。

  在广东省,省级财政资金投入高达3.8亿元,用于发放以旧换新消费券,并将“政府+制造企业+经销商+金融+电商平台”多方资源整合,进一步激发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热情。

  以旧换新补贴叠加地方消费券,引起一波绿色消费新潮流。在政策鼓励下,许多消费者选择把家中的旧家电、旧汽车、家居产品更换成更加环保、节能的新品。

  在广州天河区一卖场,市民吴先生“一口气”把家里的旧空调全都换成了一级能效。他告诉记者:“这次以旧换新真的很划算,用消费券还能省不少钱。”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翔峰表示,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有助于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健全换新“便民圈” 激活二三线市场潜力

  以旧换新的消费券发放,在激活市场潜力的同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相较于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在消费券的发放上同样表现积极。

  辽宁大连市于5月20日至6月30日发放总额2000万元的汽车消费券和1000万元的家电以旧换新消费券;安徽安庆市于6月6日开始发放惠民消费券,其中汽车消费券200万元总计550张,家电消费券100万元总计2800张;在广东江门市,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以旧换新及消费券发放活动,补贴总资金500万元,单个消费者最多可享受补贴总金额2000元。

  “在二三线城市,以旧换新消费券得到了较好地推广。”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姜照提出,但由于回收网点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以旧换新的发展。

  他建议,二三线城市结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合理布局回收网点,健全回收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以旧换新消费券的核销率。

  深度下沉县域地区 活跃农村消费市场

  在县域地区,以旧换新消费券的派发不仅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日常更新需求,更在推动农村地区消费升级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提了新车,还有以旧 换新补贴。”山东济宁市嘉祥县村民王海洋(化名)购置了一台原价8多万元的车,用以旧换新消费券补贴了8000元,经分期置换后,一辆新车仅需支付5万多元。

  今年以来,嘉祥县坚持“政策+活动”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和支持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据统计,全县共举办各类车展活动6场,发放汽车消费券20万元,完成各类新能源汽车销售800余台,实现销售收入5500万元,同比增长20%。

  无独有偶,浙江宁波市也从车入手,举办2024汽车消费嘉年华新能源下乡暨农行“千城万店”汽车节活动,配套发放专属以旧换新汽车消费券。

  深度下沉,服务县域市场,家电换新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单件商品满1000元即可使用100元的消费券。”在山东泰安市宁阳县,政府通过APP小程序发放了家电、厨卫消费券,为消费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有效激发购买热情。

  为打好“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组合拳,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广东汕头市推出家电以旧换新消费券,单件家电最高补贴可达500元。

  回国后,黄令仪继续研究集成电路,从建立版图库,到探究寄生参数对性能的影响,一切重新开始。这一时期,由她主导研究的两个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

  过去40年,中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频率呈缓慢下降大趋势。然而,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数据,2018年至2022年期间,北方平均的沙尘天气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都多于2013年至2017年的平均数。

  为何“老虎”们喜欢当“股神”?有金融从业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资本市场“来钱快、隐蔽性好、便于洗钱,获利丰厚”,股票、基金、信托等 “其实都可以作为利益输送的工具”。

  另一个协调机制是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成立,协调解决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涉及国家层面的规划、用地、用海、环评、能耗等问题,开辟绿色通道推进项目实施。

  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曾铭宗表示,有外媒称“台湾海峡是最危险、最严峻的地方”,这也是蔡英文当局执政7年多来的结果。曾铭宗质问,执政后让台海变成亚洲最严峻的地方,蔡英文当局有没有责任?

  报道称,在中国拥有40多家工厂的大众汽车集团宣布了一项新计划,即是将按中国客户的要求,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车型,包括内置卡拉OK机等各种设备,同时将为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和生产基地投资数十亿美元。报道称,这是大众汽车集团2022年公布的“在中国,为中国”发展策略的一部分。

张健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