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新书首发并输出俄文版权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23 19:06:42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应妮)《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新书首发暨俄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20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举行。

  该书回顾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攻关之路,反映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力极度薄弱,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几乎空白,科技人员非常短缺的艰苦条件下,老一辈革命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英明决策,老一辈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工人等无私奉献、奋力拼搏,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空间、赢得时间的故事。本书从国际背景、国内环境、中国领导人决策过程、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努力过程、指战员和工人等全力配合等多维度,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原子弹的诞生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董事长钱天东表示,作者凭借其多年中国科技史研究、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科学家精神研究等基础,参阅大量参考资料,用一年时间完成书稿创作。为进一步提高本书质量,我们特邀胡思得院士担任主审,他对书稿进行了多轮的细致审读,提出很多中肯意见,并逐条和我们讨论。

  作者荣正通介绍撰写过程的最大困难在于史料考证,相关历史细节或者缺失或者内容不一致,在请教相关专家和亲历者之后,厘清了一些历史细节,纠正了不少参考资料的错误。他认为这本书的创新之处,一是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写通俗读物,追求内容可信;二是强调国际视野,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看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李景既是中国研制原子弹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后来也成为该领域管理者,再到后来参与中国和平发展核能工作,对中国之核饱含感情。他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该书的史料价值和当代价值,认为该书全景式展现了中国研制核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既有宏观视野,也有生动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陈华栋希望《为国铸盾》一书能启发读者思考国家的担当、思考个人的使命,从而 进一步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完)

  “四化同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举措

  <strong>入境人员监测仍是病毒变异监测第一道关口</strong>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指出,翻译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工作,对外翻译出版是让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的崇高事业。举办对外翻译与传播座谈会、推出“译中国”文库首批图书,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引导更多外国读者读懂新时代的中国,可谓正当其时。

  三年来,凭借14亿多人共同筑起的疫情“防波堤”,我国有效处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抵御住了一波波全球疫情大流行的冲击,极大减少了重症和病亡人数。

  “文化味才是我最想体验的年味儿。”吉林游客张子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千年孔府品味春节文化,体验特色年俗活动,感受圣人家风,让他体验了独特的“文化年”。

  中国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介绍,2022年以来,在原有站点的基础上,广东又新增了江门北、广州南沙港南站、广州国际港等3个新始发站点,广东现有始发站点已扩展至9个。目前,广州国际港、广州增城西、深圳平湖南等站点可实现每月开行近30列的常态化天班运营。

黎佩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