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汇聚智慧资源,助力科技创新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25 07:57:41

  【光明论坛】

  作者:刘开君(浙江绍兴市委党校副教授、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向他致以诚挚问候,勉励他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大家继续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推动学科交叉与前沿创新,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 让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科技和人才成为国际战略博弈主战场,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海外人才发展策略,吸引并支持更多海外科技人才回国参与国家发展与建设,集聚全球人才智力资源。根据相关统计报告,自改革开放至2022年年底,中国留学人员累计超过800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超过600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八成选择回国发展,这是对国内发展机会多潜力大的信心。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顺畅人才流动渠道,不断拓展人才成长发展空间,有利于增强人才磁吸效应,广聚天下英才,进而凝聚起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使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人才优势。打破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藩篱,加快构建人尽其才的科研平台,进一步释放海外人才创新活力。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为海外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着眼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鼓励企业为海外人才提供股权、期权等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还可通过设立各类奖项和荣誉,肯定人才在科研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比如,为吸引全球青年人才,杭州市西湖区梳理各类人才扶持政策,推出“西湖区青年人才十条”,为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政策礼包,还打造了一批一站式国际人才服务综合体,涵盖衣食住行、场地支持、创业陪跑、基金扶持等服务功能,让青年人才安心就业、成功创业、宜居宜业。

  聚焦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吸引海外人才参与重点科技项目。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鼓励海外人才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的研发和创新活动,资金可用于项目研究、设备购买、团队建设等方面,为创新活动提供充足条件。可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遴选一批优秀海外人才,与国内科技人才一起共同组建项目团队,致力于完成重大科研任务,加快实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近年来,天津、南京等地通过举办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才企业接洽交流活动等方式,聚集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当地扎根发展。

  打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减少人为干预和政策干扰,让海外回归科研人员放手去做,在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力。科研项目的选择和管理应增加灵活性和自主性,优化审批程序和规定,包容失败,鼓励探索精神,给海外回归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空间。尊重海外高水平人才的专业意见,不断畅通并拓展开放的沟通渠道,如学术研讨会、项目讨论会等,碰撞思想,汇聚智慧。

  此外,积极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让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还需加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科技创新发展政策和生态的创新展示,增强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全方位为人才成长提供广阔舞台和更多机会。

  详戳→<a href="https://weibo.cn/sinaurl?u=https%3A%2F%2Fwww.gz.gov.cn%2Fzwfw%2Fzxfw%2Fjyfw7%2Fcontent%2Fpost_8798438.html" target="_blank">https://www.gz.gov.cn/zwfw/zxfw/jyfw7/content/post_8798438.html</a>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杨伟祖被称为“烟草狂人”,是云南省著名科技专家,拥有发明专利120余项,曾任国家级工程中心、省级技术中心博士后、主任及首席专家。2020年1月,因受贿罪,杨伟祖获刑10年。

  郑栅洁生于1961年11月,福建漳州人,曾在福建省厦门市工作多年,担任过厦门市发改委主任,后来任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主任,2015年升任福建省副省长。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同时提到,今年以来,新房市场供应节奏明显慢于销售端,部分热点城市受供给不足影响,因此新房成交规模增长并不明显。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然而这些直播间却采用植入的方式,把一款普通食品宣传成特效药。在节目中,直播间兜售产品背后的供应链也被曝光,“利哥供应链”相关负责人指出,直播间所讲的故事都是编造出来的。演员都是花钱雇的,有编导写剧本,很多打着调解矛盾、纠纷旗号的直播,目的就是为了骗老人买产品,主播获利非常大。

  经综合研判,2023年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测试)中的<strong>必考类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或200米游泳(泳姿不限)项目予以免试,相应成绩按满分赋分</strong>。抽考类和抽选考类项目按原公布项目进行,具体实施细则另行通知。

蔡军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