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国学走进布鲁塞尔:在中欧两端“旁观”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22 22:14:15

  中新社布鲁塞尔6月21日电 题:世界中国学走进布鲁塞尔:在中欧两端“旁观”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地时间6月20日,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比利时知名汉学家、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以这两句中国名言,阐述从欧洲观察和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

  台下安坐的听众,与钟鸣旦同为“旁观者”—— 作为世界中国学大会框架下的海外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汇聚近60名中欧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学与欧洲的中国观”深入研讨交流。

  从中欧人文交流机制与路径,到中欧经贸合作韧性与潜力,再到已有200余年历史的欧洲汉学,持续一整天的论坛“远望”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国,“近看”正在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在古今之中,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交融,力求呈现中国的种种侧面。

  于现实而言,论坛议题涉及气候变化、能源转型、人工智能等热点问题,与会学者认为,中欧应以更稳定、可管理和平衡的方式达成务实合作,为全球发展稳定而努力。于学术而言,与会学者对欧洲中国学等展开讨论,表示当前欧洲中国学学者在研究方法上更加注重从中国视角出发,尊重文明多样性,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汲取有益经验。

  对于在中欧两端“旁观”,身为钟鸣旦好友的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解释,通过研究对方反观自己,进而更好地了解自己,事实上是中欧学者共同的追求。对欧洲学者而言,就是通过“看中国”反观乃至反思西方。

  杨慧林表示,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欧洲学界“旁观”中国出现另一个趋势,即有些学者并不懂中文,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汉学家”,但他们的研究受到中华文化启发,有时还是关键的学术理念。

  有记者提问: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结束对韩国、日本的访问。在访问过程中,斯托尔滕贝格在多个场合提到中国,称中国对基于规则、开放和民主的国际秩序进行“专制反击”。中国发展出可以触及北约国家的军力,并威胁台湾。北约必须保持团结和坚定来应对中国的安全威胁,今天发生在欧洲的事情,明天可能发生在东亚。中方对斯此访以及言论有何评论?

  位于麋鹿保护区的中华麋鹿园占地面积7000多亩,是以“湿地生态、麋鹿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的野生麋鹿园。景区总经理杨凯告诉记者,爱国游、科普游、文化游、生态游、研学游贯穿景区游览始终,今年春节假期景区接待游客6万人次左右,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0%。

  记得大年初四,有位老大爷上车后不久,便在车厢里东张西望,引起了艾孜孜·哈生的“特别关照”。经过耐心询问,了解到老大爷坐错了车迷路了。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2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月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和菲律宾在开放军事基地一事上达成协议进行提问。

  2001年,中国选手马天元和韦奇迪在WCG星际2V2项目中拿下中国电竞的首个世界冠军。彼时,电竞还只是小众的存在,无法与传统体育项目相提并论。

  现年61岁的西安剪纸非遗传人惠延林常年致力于推广剪纸艺术。在这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她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春节传统民俗的文化意义,并展示出精美的剪纸作品。来宾和孩童们围绕在惠延林身边了解、学习剪纸艺术,饶有兴致。

邓静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