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古老遗址享现代风险管理“呵护”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16 04:37:21

  中新社兰州6月14日电(记者 冯志军 高莹)小到细微的壁画塑像病害和洞窟温湿度变化,大到风沙、洪水等自然灾害,在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监测中心巨大的实时监测屏上均能一览无余。近年来,敦煌石窟保护实现了被动到主动预防的跨越,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驾齐驱。

  “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我们首个引入现代风险管理理论,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可能对莫高窟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实现预防性保护。”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副主任张正模1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举例说,比如说阈值管理,一些正在开放的洞窟,一旦温湿度和二氧化碳等超过阈值,就要立即关闭。

  在敦煌石窟监测中心,针对宏观或微观环境下不同程度的预警监测,分为红黄绿三色作为提醒。类似于交通指挥灯的该管理模式,对一些风险隐患较大、价值等级较高或正在开放的洞窟,都进行了实时监测。为防止暴雨洪水对莫高窟的瞬时威胁,还在百余公里外的祁连山脚下设置了相关监测站。

  “在莫高窟扫沙”是几代莫高窟人共有的深刻记忆。时至今日,为有效阻断风沙侵袭,研究人员在莫高窟顶精心构建了囊括防沙林带、草方格固沙、防沙网以及砾石覆盖压沙等多重措施的综合防沙系统,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防线。同时,配合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确保了对洞窟微环境的精准调控,保障洞窟“风轻云淡”新常态。

  张正模说,敦煌石窟监测中心的核心任务是进行全面而精细的环境与文物监测,旨在构建一个涵盖宏观大环境至微观文物本体的多层次监测体系,为文化遗产长期保存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推动预防性保护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提升石窟寺抵御自然与人为风险的能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敦煌研究院是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管理的综合性研究型机构。

  张正模说,近年来,敦煌石窟“呵护”模式向甘肃全省推广和普及。整合、优化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已有监测预警,形成对丝路文物赋存微环境、文物本体、载体、游客等监测内容的甘肃省级监测预警平台。

  东西蜿蜒约1600 公里的甘肃,石窟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且各个时代的洞窟都有不同程度的保存,构成了一部相对完整的佛教石窟艺术史,被称为“中国石窟艺术之乡”。

  张正模表示,目前已完成敦煌研究院所辖石窟群的实时监测联网,下一步将向甘肃省的中小石窟推广,并逐渐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行辐射技术的推广。(完)

  过去三年间,香港在旅游资源和设施建设上持续推陈出新,引入了诸多世界级的艺文新地标,在香港最新、规模最大的艺术文化中心——西九文化区,全新落成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这些文艺新地标加上之前建成的戏曲中心,将把香港的文化艺术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为游客提供更多丰富的旅游选择”。

  去年12月中旬,王瑞华老人感染新冠病毒,由于原本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心脏病,很快发展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肺炎,送入北京朝阳医院救治。“当时老爷子情况危急,是躺着上的120。”王强说。

  拜登说,“我想你会发现没有什么问题。我不后悔,我在遵循律师的要求。这正是我们在做的,没有什么。”拜登重申了此前白宫已经表达过的观点,即这些文件立即被移交给国家档案馆和司法部,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全力配合调查。

  酉阳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当地自然地理条件适宜金丝楠生长。今年56岁的冉国兵是村里的护林员,他20日告诉记者,过去野生金丝楠自然繁育极为不易,主要依靠鸟类吃了种子再排泄出来,才能落地生根。现在,村里建成了近300亩金丝楠苗圃,依靠人工繁育壮大金丝楠木群,已培育幼苗近两万株。

  第77届联大主席克勒希表示,过去的一年充满危机,希望新的一年迎来可喜的变化。让我们学习兔子善良、平和、体贴的品质,摆脱各种干扰,共同推动联大在危机管理和转型这两大优先事项上取得积极进展。克勒希祝中国人民新年快乐。

  春节、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龙舞、狮舞、年画、剪纸、灯会、庙会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200多项。

林家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