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气候变化研究:海洋冷“致死事件”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增加

来源: 光明网
2024-05-31 03:54:51

  该论文介绍,热浪对海洋物种的影响已得到大量研究,但对极端低温事件影响的研究却严重不足。气候变化导致的洋流和压强系统的改变被发现与上升流加强有关,上升流是指深部冷水被推到海面的过程。不过,人们一直不清楚这类事件会如何影响海洋物种的分布、移动和生存。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Nicolas Lubitz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2021年南非海岸单次事件中来自81个不同物种的逾260种海洋生物的死亡。他们还利用41年的海表温度数据和33年的风记录,研究了过去30年印度洋阿古拉斯海流和东澳大利亚洋流近岸的海洋冷“致死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随后以公牛真鲨为案例将这些事件与物种迁徙和生存联系起来。

  此次研究将2021年的海洋死亡事件与一次较强的冷上升流联系起来,提醒人们这类事件会影响很多热生态位的大量物种。进一步分析发现,1981至2022年,这类事件在这些区域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上升。被标记的公牛真鲨只在暖季才会出现在更冷的、向极分布的极限地带,这与它们避开19°C以下温度的行为是一致的。不过,这些鲨也会通过行为策略来最小化温度骤降的风险,如通过上升流区域游到海面附近,以及增加在海湾或海口的栖息。

  论文作者认为,上升流事件风险增加或导致“诱导转向”(bait and switch )现象,即物种的范围随海洋变暖而扩大,但它们同时会暴露在这些新区域突发的极端冷事件中。

  评论还称,对于已步入歧途的违纪违法干部而言,认清形势、尽早回头,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主动投案,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才是唯一正确出路。

  评论还称,对于已步入歧途的违纪违法干部而言,认清形势、尽早回头,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主动投案,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才是唯一正确出路。

  为了应对接诊高峰,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日前在发布会上介绍,上海采取了一系列分级分诊措施,一是强化门急诊设置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切实落实预约诊疗、预检分诊,门诊就医查看患者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门诊划分核酸阴性、阳性诊疗区域,分别接诊相应患者。另外,通过扩充接诊诊室,配足医疗力量,进一步提升发热门诊、急诊接诊能力,进一步夯实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沙特已经是中国石油最大的出口国,中国与沙特在能源交易领域长期以美元作结算,在美元货币依然同石油挂钩的背景下,中国在与沙特的会晤中倡议使用人民币作结算手段,此次尽管没有实现突破,但这一行为本身释放的信号是丰富的。

  包商银行破产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2019年5月,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2021年2月,包商银行被法院裁定破产。

  “即便放宽防疫措施,对新冠疫情的长期监测也不能放弃,同时应该有对应的疫情应急预案。”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新十条”的发布是积极的,不过当前有些地方的步子已经超过“新十条”,有些地方仍处于严格封控的状态,各地步调差异大,难达成统一。

陈建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