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武汉汉阳:千年高龙“腾跃”龙年新春

来源: 金羊网
2024-06-14 12:03:06

大香蕉最新视频「固くなってることが」  2022年,福建力促全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量的增长看: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协同增长。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4.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出口、财政、金融、居民收入等指标也都实现不同程度增长。lNKxn-gBve4qmPga22rNPaBJv-(新春见闻)武汉汉阳:千年高龙“腾跃”龙年新春

  中新社武汉2月21日电 题:武汉汉阳:千年高龙“腾跃”龙年新春

  作者 武一力

  “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龙的灵魂,嘿呦呦……”正月十一,在武汉汉阳,舞龙人李光明和队友们忙碌起来。春节期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舞(高龙)已亮相武汉多场庙会。

  54岁的李光明是“汉阳高龙”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身强体壮,声如洪钟,担任舞龙头重任。只见他口衔碗口粗的竹篙,上方顶着一尊6米高、60多斤重的龙头。高龙随着他的身体律动灵活游走,观众 拍手称奇。

  高龙表演以舞龙头为重点,主要有叩、扫、举、抖、顶、托和“口衔齿托”等动作,其中“口衔齿托”难度系数最高,李光明正因这招绝活成为当地闻名的“驭龙高手”。

  “舞龙人先要扛起几十斤重的龙头,抬头仰视天空,用口齿衔住龙头下方的竹篙,双膝跪地挪动前行,坚持数分钟不倒。”李光明说。这不光靠蛮力,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还要辨别风向,避免龙头晃动或倾倒。舞龙30余载,他的牙齿因此被磕掉几颗。

  起源于唐代的汉阳高龙是湖北特有的民间舞龙艺术形式,盛行于武汉市汉阳区江堤乡、永丰乡。当地属古“云梦泽”,湖水纵横密布,盛传龙依水而存,每年春节时舞高龙,祈求风调雨顺。

  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人们来到水边“化龙”,焚烧抢福,一年一会的舞高龙仪式才算结束。

  年过八旬的李国望年轻时是一名舞龙人,如今是高龙龙阳传习所负责人之一。离春节还有两个月时,匠人们便开始扎高龙。高龙保持着龙头、龙身和龙尾的传统切割式结构,龙身一般为12节,代表12个月份。高龙“骨架”由竹篾编制而成,呈“乙”字形,龙头昂扬,龙眼浑圆,口含龙珠,背插令旗,金银龙鳞交相辉映,更添几分威严。扎制一条高龙,要经历约50道工序。

  “龙头每年都要比头一年高一些、重一些,表示‘节节高’,龙头和龙身上的文字、图腾也蕴含着人们求世间太平、盼人寿年丰、佑儿孙满堂的心愿。”李国望说。

  李光明表示,作为传承人,最担心的是这项古老技艺后继无人。他认为,想要让非遗向上开花、向下扎根,一要守正创新,在保留扎龙、舞龙传统精髓的同时,进行工艺技术改造和舞龙技法创新,积极融入文旅活动,让非遗转化为经济效益和资源。二是培养新人,形成传承机制。在汉阳龙阳新村社区成立了高龙龙阳传习所,现已培育20余名传承人,其中不乏“90后”。

  令人欣慰的是,纵使千年过去,高龙并未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近年来,武汉市汉阳区涌现高龙博物馆、高龙艺术团、高龙扎制工作室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慕名而来,一睹高龙风采。汉阳高龙,正在被更多人看见。(完)

  为激发民众节日消费热情,广西聚焦汽车、百货、图书、餐饮、娱乐等重点行业,发放五大类消费券,促进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其中“新车开回家·幸福过新年”购车补贴活动,发放超5600份汽车消费券;“年货提回家·花样过新年”购物补贴活动,发放16万份“满300元减50元”年货消费券;“书香带回家·文化过新年”新书优惠活动,发放4万份“满100元减50元”图书消费券,为传统年味融入浓浓书香;“佳片齐相约·欢乐过大年”电影促消费活动,发放4万份20元电影消费券,助推电影市场强力复苏。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今年的春节假期,各地机场的航班量增加了不少。飞机的平稳起降离不开跑道上各种助航灯光的帮助,《新春走基层》,总台记者探访了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一起来认识守护机场的“掌灯人”。

  多家出行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旅客出行订单中航程超过800公里的航线占比达九成以上。热门出行目的地不仅包括三亚、西双版纳等旅游城市,惠州、泉州等也迎来大量游客。 文旅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的88.6%,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的73.1%。(央视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