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勇:在中国的土地上写经济文章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2 15:05:19

  来源:天勇谈经济 

  周天勇

  我是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工作的一位学者。记得当年上大学时,老师开始讲经济学第一课中有一句话,说这是一门经世济民的知识,它不仅要解释经济运行的机理,更为重要的,还要用来繁荣世间农工商服各业,惠及民众的工作和生活。毕业后,我一直从事教学、学理探索和政策研究,感觉所写经济文章应当既要讲经济学的“理”,又要注重经济学应用于国计民生的“策”。

  一是叙述务实。经济文章即不是华丽辞藻的文学作品,也不是经济词汇形式主义的堆砌。大多数经济文章的语言需要平实,设身处在国情民情实情的场景之中,内容多是或者要推广、或者要纠正、或者要谋划的经济之实事,言之有物。读者希望读到什么样的经济文章呢?要写青少年们憧憬未来人生事业的事,要写中老年群体曾经经历过的事,要写大众关心和期盼这个国家前景的事,更要写有关他们就业、创业、收入和生活的平常、艰难、奋斗和过着觉得幸福日子的事。

  二是数据说话。与其他领域不一样的是,民生、国情和宏观经济形势需要各种数据来反映,特别是对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和循环,叙事需要有数据来表述状况和佐证观点。过于定性的叙述, 往往会陷于主观意识、判断、结论和对策,使公众对形势和前景模糊还清,使地区部门工作陷于程式和事务化。

  三是要有逻辑。看过一些来求指导的经济文章习作,发现有的写作叙述没有逻辑,层次不明和上下无关,看法很多但言无推理和证明;有的逻辑混乱,没有头绪、前后颠倒,甚至文中自相矛盾。阅读起来费时间不少,却很有可能使人越看越糊涂。自己40余年经济文章的写作,之所以能够发表,有的还受到读者的鼓励,感觉很受益于青年时读过金岳霖老师的《形式逻辑》一书,他给了我思维能力的启蒙和文章写作逻辑严密的知识影响。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大学文科和理工科应当将其分别设置为在校学生的必修和选修课程。

  四是言有学理。近一些年,国外一些国际组织、院校智库和经济学者,分析中国的长期经济未来会低速增长,大多是根据现代经济学一些主流模型仿真计算所得。对此,仅仅是定性辩驳其唱衰中国,并不能从道理上说服人家。我们还需要学理方面总结中国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与经济增长奇迹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形成中国体制改革开放内生影响经济增长的数理仿真逻辑,证明中国未来还有中高速增长的潜能,才有可能提振国人齐心合力和奋发图强发展经济的信心,回答国外学者的疑虑。

  五是提出对策。在指导一些学生经济学文章写作时,常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文中提出了许多问题,然而就下一步怎么办,要么泛泛地议论,却不能实际操作;要么批评说了不少,但没有提出对策。因此,也要写一些提出不解决的危害和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对策要面对现实,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要有可操作性,提供多种可解决的方案,并进行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这样的文章才更接地气。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就2023年全年的预期来看,业内判断,全球原油市场需求增幅放缓,是否陷入衰退尚存分歧,油价全年重心较2022年下降。燃油、沥青、LPG(液化石油气)等油品相关品种单边将跟随原油走势,但品种强弱将出现分化。

  为了改变颓势,世界台联也做出过多种努力。比如试图加入奥运大家庭,以及开拓中国市场。

  <strong>国内六成以上目的地机票预订量超去年</strong>

  而这仅仅是近期股市反弹的一大缩影。截至1月5日收盘,代表核心资产的上证50、沪深300指数自2022年11月初以来的反弹幅度分别达到17.61%、13.11%。

  北京同仁堂历年年报显示,同仁乌鸡白凤丸、同仁大活络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均为老字号同仁堂多年以来的经典药品,被奉为北京同仁堂“十大王牌“。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个重要手段。短期看,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中长期看,它可以为下一轮经济增长和创新打下基础。但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钱从哪儿来,尤其是那些投资大、工期长的重大工程项目,更需要获得中长期的资金支持。

王乔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