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焕新生 江西龙南在保护中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8 16:00:06

  中新网江西龙南6月6日电 (熊锦阳)在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西省主会场活动6日在“世界围屋之都”江西赣州龙南市开幕。百余名江西文旅界代表以及游客走进龙南,沉浸式体验龙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开幕式上,开场舞蹈《来的都是客》中,舞者们用热情洋溢的舞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展现江西人民的热情与好客。随后,大型历史纪录片《史说江西》通过影像,游客可穿越千年时光,领略江西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

  随后,开幕式上公布了江西省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吉安市博物馆、上饶市博物馆入选,现场还公布了2023年江西省文物安全守护人名单。

  与会嘉宾和游客还深入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阳明心谷、 关西新围、西昌围等文物活化利用点实地参观,亲身感受龙南特色文化与自

  “来到龙南后,一步一惊艳!不仅亲身体验了文物保护利用的成果,也品尝到了许多客家非遗小吃,还在展馆里看到了诸多非遗传承。这一趟的感觉非常好,将文化遗产与社会同步发展结合的保护利用模式真的很新颖、很有创意。”游客夏女士说道。

  龙南市是江西的南大门、千年客家古邑,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遗产众多。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在龙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近年来,龙南市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客家围屋修缮保护及开发利用计划,累计投入财政奖补资金5000万元,有效撬动社会资本5000万元,保护修缮乌石围、龙光围、西昌围等多处文保单位和51座客家围屋。同时,积极探索“文物围屋+文化旅游”“文物+非遗传承”等发展模式,建成全国唯一一座围屋主题博物馆,整合打造国家4A级关西围屋群景区、“世界客家第一村”等景区,形成了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协同的发展格局。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结晶,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历史,保护精神根脉。”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表示,本次活动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把江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和宣传展示传播结合在一起,为社会、为公众奉献一场场文化盛宴,必将对动员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珍爱文化遗产浓厚氛围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完)

  拜登政府想要推出任何重大决策,众议院是要过的第一道关。在共和党占据微小议席优势、美国政治极化对立日益尖锐的情况下,这道关卡越来越紧。

  她表示,合作社现在有手工刺绣、旅游纪念品180余种,做工细致、花样独特,深受周边县市民众的喜爱,并销往上海、北京等地。同时,合作社还培养了600余名绣娘。“今后我将带领更多的农村妇女依靠蒙绣致富,传承蒙古族刺绣、蒙古族服饰等文化遗产。”

  这是长三角铁路部门在今年春年后开出的首趟新能源整车出口班列。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2月8日电 (记者 应妮 高凯)《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8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

  当被问及导游、地接等人员是否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李梦然说:“我们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筹备出境旅游产品了,核心人员都还在,人员配置上还是能跟得上业务恢复速度的。”

  “过年期间我每天都开车往返珠海探亲,实实在在感受到新政策带来的便利。”澳门单牌车司机邢女士表示,海关备案全程在网上办理,非常方便。

郭俊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