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新田发展桑蚕种养 织就致富新“丝”路

来源: 快科技
2024-06-23 14:29:39

  中新网永州6月21日电(肖亚湘 舒少君 郑时仁)夏日清晨,湖南永州市新田县三井镇茂家社区桑叶飘香,72岁的李启成带领村民们采桑、喂蚕。

  “以前从未想过,我这个年纪了,还能有班上,每个月还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从农民到产业工人,李启成一脸自豪。

  2023年,从事桑蚕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及产品销售的湖南英澜桑业有限公司在茂家社区建立小蚕养殖基地,探索村企联姻、小蚕共育模式,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方式,打造集小蚕孵化养殖、研学、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种桑养蚕产业链。

  该公司聘请村民任共育员,采取工厂化、集约化方式集中养育小蚕,再交由合作蚕农喂养,为三十多位村民长期提供桑叶采摘、喂蚕、清洁蚕房等就业机会。

  共育后的小蚕发育整齐、发病率低,只需喂养20天左右便可结茧变钱。基地负责人李启美算了一笔经济账:“280个到300个蚕茧就有一斤,按照现在三十多块一斤价格,收入很可观。”

  茂家社区小蚕养殖基地还发动30余户家庭流转土地种植桑叶,公司派遣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待桑叶成熟后统一收购,把产业链上更多利润留给村集体、留给农户。

  产业有效益,群众有奔头。近年来,新田县积极探索“桑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向上延伸桑树种植 、小蚕共育、大蚕养殖,向下对接蚕丝加工企业,形成上下游充足稳定的供给渠道。

  在新田县新圩镇程家村的一间蚕房里,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躺在蚕架上,负责人郑丽和村民分工协作,给蚕宝宝喂食桑叶,待蚕吐丝成茧,就会被运送到工厂,制作成蚕丝被。

  此前,郑丽和丈夫一直在外务工,回到家乡后把目光投向了桑蚕产业,以“公司+农户”模式免费提供苗木、肥料,发动村民种植200余亩桑叶,每批养蚕二十多万只,并和几名养蚕户一起开设了蚕丝被加工厂。郑丽还利用自身资源,定期在村里举行种桑养蚕、手工制被等技术培训,让十几名群众通过种桑养蚕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

  目前,新田县通过政策帮扶、资金扶持、技术引导,探索出“豆桑套种”“玉米桑套种”“蔬桑轮种”等发展模式,推广桑树种植1万余亩,100亩以上的标准化桑蚕种养基地20余个。(完)

  该剧主角团三人白手起家,最初以收废钢铁为业务,后逐步接触钢铁行业,周旋于大型国企、外企、私营企业之间,最终闯出了一片天地。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1/95/1221980842397773451.jpg" alt="" />

  习近平主席的殷殷话语,给了当地群众无穷的追梦奋斗动力。多年来,贡山县“老县长”高德荣和当地党员干部带着大家斩穷根、去穷病。如今的独龙江乡,公路隧道贯通,1000余户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遍地开花,5G网络、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全乡……

  十年答卷亮眼,2022年经济总量预计迈上120万亿元台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更有甜头,也更有奔头了。

  虽然整个转会过程和手续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当中,但C罗登陆中东联赛一事已经成为定局,也就是说,他即将成为亚洲足球赛场上最大牌的球星。之前虽然也有一些成名的欧洲或者南美球员在生涯暮年来到卡塔尔或者沙特联赛淘金,但他们相较于C罗来说,无论从名气还是个人成就,都是小巫见大巫了。那么他真的能在这里成功吗?

  2023年,北部湾港北海铁山港区将会新竣工6个泊位,作为红旗机组组长,陈祖俊充满期待:“明天会更好!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黄慧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