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养老护理人才有了职称 意味着什么?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07 17:43:53

  全国首批!

  江苏168名养老护理人员获评职称

  作为南京祖堂山社会福利院的一名养老护理师,年轻的张露虽然今年刚满30岁,却已经在这里工作了8年。作为养老护理师,她和同事的日常工作什么样?申请职称认定的经过如何?获评之后的感触又有哪些?

  当养老护理人才评上了职称

  意味着什么?

  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 林莉:有了养老护理职称,意味着养老护理职业从专业学科到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职业评价方面形成了完整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可以打通职业上升的通道,也意味着这个职业有了更高的“含金量”,社会认同度在提升,涉及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也将相应提高。

  从去年开展首批养老护理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到今年大力推动对相应的职称人员匹配相应的职称薪酬待遇,建立更为完善的人才褒扬和激励机制。去年年底,南京市率先出台了这方面的文件,对在岗的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获得职称的,岗位薪酬待遇可以上浮20%左右。这样的职称体系利好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专业化人才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也能够让人才留下来,深耕养老服务的发展,最终让老年人得到更为专业、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学历”在评审过程中很重要吗?

  为什么没有设计正高职称?

  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 林莉:养老护理职称的评价是一个完整体系,学历是重要的条件之一,比如初级职称养老护理师的学历起点是中专,主管养老护理师的学历起点是大专,副高养老护理师学历起点是本科。除了学历以外,评审中还有其他相关条件,比如从业年限、资历以及专业的能力业绩成果。它是一个多维度的完整评价体系,所以没有学历不行,单有学历也不行。

  另外,去年我们探索推出的养老护理职称体系设的是初级、中级和副高,当时没有再推广到正高,主要是考虑到这是江苏省养老护理领域,也是全国民政领域首次有自己的一个专业技术职称政策的创设。政策推出以后,我们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工作的深入推进,未来可以向正高职称去拓展,从而构建一个更为完整的专业技术职称体系。

  江苏168名养老护理人员获评职称

  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 林莉:我觉得这是向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也起到一个昭示的作用,昭示着养老护理这份职业,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保姆式照看。现代 意义上的养老服务,不是简单地给老人翻身、拍背、喂饭,它是综合多方面的素质需求,包括老人的生活照护、老人身体的专业康复、老人心理的关怀,以及对养老机构岗位发展的要求,对这个行业相应的发展引领,是复合型的人才需求。

  全国首批之后,期待更多的地区推进

  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副会长 陆杰华:江苏的实践对其他省份是一个示范和引领,相关经验可以借鉴和推广。其他地区再做这件事,还可以在很多方面细化。

  ①对应职称的奖励和津贴怎样完善?

  ②这次江苏168名养老护理人员获评职称,是民政和人社部门认定的。养老人才队伍不仅涉及民政部门,比如医疗护理行业的职称会不会认定?跨部门流动的职称认定,下一步是不是能够更好地解决?

  ③跨地区的职称认定是否可行?比如在江苏拿到职称后,也可以到其他地区进行人才流动。

  ④这次168名人员的职称评定,多数是体制内的,属于公办机构的多一些。现在的养老机构,其实民营、民办也在增加,这一部分人的职称如何评定,如何申报?也是一个新问题。

  这或许只是开始,并非结束。“房地产市场一定要稳健发展,要增强房地产市场的韧性,防止对市场直接或间接不利的政策出台。”日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公开表示。

  台湾《镜周刊》4日报道称,台“中科院”向瑞士莱卡公司采购一批经纬仪,用于导弹生产组装时量测校正之用,但因其中有设备出现故障,“中科院”要求代理商送回瑞士原厂维修。相关人士透露,这批送修的经纬仪送回台湾之后,“中科院”检查文件后发现,经纬仪的进口报单上竟出现“山东青岛流亭机场”等字样,引发岛内政军界的高度关切。

  没有床位,12月16日到19日,王宁只能一直陪着爷爷住在医院留观室。这里可以吸氧,也有医生,王宁想着万一有什么紧急情况总比在家里好。

  西昌机务段提前介入、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细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严守作业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专业技术和安全培训,全面提升安全服务保障水平。

  “综合ICU主要收治年龄非常大,并且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专科ICU可以做一些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基本的呼吸支持。”冯晓梅说,“但是(人力)资源不够,我们从其他科室抽调医生,扩充到ICU。”

  经过20余年的苦心经营,陈金英的事业达到高峰期。2005年,她豪掷1600万元,建起两栋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厂房,雇用了100多个工人,在丽水、金华、温州等地都开了羽绒服专卖店,服装厂年产值高达千万元。

李嘉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