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开启夏日转场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15 01:16:57

  中新社赤峰6月14日电 (奥蓝)14日起,一场浩大的游牧迁徙在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上演。未来4天,1200余户牧民、12.8万头(只)牲畜从冬营地定居点出发,分期分批沿海哈尔河、苏金河、达拉尔河及其支流,向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的6个夏营地同时进发。

  巴彦温都尔苏木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于202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蒙古族特色的草原游牧系统。这里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森林、灌丛、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牧民保留着区分冬营地和夏营地、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

  当地政府在沿途设置了3个卡口,用于清点入场牲畜数量,保证夏营地内草畜平衡。14日是转场第一天,凌晨3时许,已经有牧民在卡口等候。

  清点数量、核对通行证、放行……阵阵细雨中,一切井井有条。大部分畜群边行进边吃草,牧户们有的骑马,有的骑摩托,有的开车,还有的徒步,与牲畜一起匀速前进。沿途能看到三三两两的牧户席地而坐,休憩进食。

  “等去了夏营地我 们就轻松了,牛羊对那边很熟悉,几乎不用操心。”白音察干嘎查牧民赛毕力格是“80后”,和两户邻居早上4时赶着牛群出发。记者在卡口见到他时已近11时,35公里的转场路刚走一半。“3家一共80多头牛,每年都一起走,大家互相照应。”

  之后直至9月底,牧民们将在夏营地“安营扎寨”,牧牛放羊。夏营地的百万亩草场都在生态红线内,不允许建房屋,家家都扎起蒙古包。不少人家的蒙古包在迁徙前就已提前扎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内蒙古广袤草原上,大部分牧民选择定居生活,但仍有不少牧民保留着游牧迁徙的习惯。日前,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一场60户牧民、2万头牲畜的转场刚刚结束;1天后,百公里外的通辽市扎鲁特旗又将进行一场500余户牧民、5.8万头牛的转场活动。

  “这里牧草丰美,视野辽阔,很适合牲畜过夏。”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苏木白音布日德嘎查牧民嘎础拉日前和家人带着200头牛、200匹马、2000只羊完成了70公里的夏日转场行动。“我们巴尔虎蒙古族有着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我开始经营畜牧产业后,也延续着这一传统,这都是为了草原能保护得更好。未来,草更绿,水更清。”(完)

  河北此轮降雨2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5.36万平方公里,为1963年“63·8”洪水以来的最广范围。全省降雨量折合水量275亿立方米,降雨的最大点发生在邢台市临城县梁家庄村,累计降雨量达1008.5毫米。

  黄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随着对P2P打击力度加强,部分原来从事小贷、P2P业务的人员,现在转做“代理退保”业务。在接触到急需资金的消费者后,便怂恿并非法代理恶意投诉,从中收取高额利益。同时,保险公司大量离职代理人,受经济及疫情影响,容易被黑产利用,配合及参与不法活动,实现“赚取手续费”的目的。

  “宣称全额退保,可聊下来只是说能高额退保。根据保单类型,不同代理退保人报出的退保比例不一样,大多数是在80%~90%之间。”许凯说。

  “如果发现疑似代理退保,我们会加强对申请材料的甄别审核力度,对客户真实性等相关内容进行审核确认,会要求提供投保人亲笔签名的委托书、有效联系方式,材料真实齐全才予以办理。”乔良说。

  8月11日,水利部专题办公会议指出,7月下旬以来海河流域发生1963年以来最大场次洪水,2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8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及未成年消费者,理性看待医美需求。其中提到,未成年人就诊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谨遵医嘱,如实填报年龄,并且遵照主诊医师从身体健康、正常发育角度给出的专业评估和合理建议。同时,家长及未成年消费者应在术前详细查看诊疗方案、合同内容及收费明细,并结合自身客观需求及身体发育情况与主诊医师详细沟通,全面知悉所做项目的各项内容以及风险性与禁忌症。对于某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利用“平价医美”“1元医美体验”等营销噱头招揽未成年消费者“入局”,推销各类项目及产品,并诱导其使用贷款平台借款或分期付款,消费者不要盲目听信此类医疗机构的话术,务必客观、理性做出抉择。

杨健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