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帝国第一陪葬墓”出土唯一埋于墓中四轮车实物

来源: 未来网
2024-06-04 14:55:21

  中新社西安1月26日电 (记者 阿琳娜) 记者26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考古人员在秦始皇帝陵1号陪葬墓(以下简称:1号墓)的墓道中发现四轮独辀车,是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唯一一辆埋藏于墓中的四轮车实物,初步判断,可能是下葬时运输棺柩的载柩车。就目前考古发现来看,属于一种非常少见的丧葬现象。

  2011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陵外城西侧展开详细考古勘探,发现9座大、中型墓葬,整齐有序。2013年开始,对其中1号墓进行了持续发掘,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墓道、墓室和三座车马陪葬坑的发掘。

  1号墓平面呈“中”字形,由南、北墓道与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中心棺椁塌陷、朽坏严重。初步判断,有两椁两棺。人骨残留较少,可见头朝南,直肢葬。

  墓内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玉器、铁器以及金银质地的小型明器。陶器器形有茧形壶、缶、罐等。玉器有玉圭、玉璧及小玉鼎等。兵器有铁剑、铁甲、带廓铜弩机等。小型明器有金银骆驼、舞袖俑、吹奏俑、百戏俑等。另有金带钩及数量较多的铜半两。

  专家介绍,1号墓为一座大型中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是目前已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研究秦代高等级贵族丧葬制度乃至中国古代帝陵制度极具价值的考古资料。

  多种形式、形制及用途的车辆,集中出土于一墓,极其罕见。其中,陪葬坑中出土的五组车马(含羊车),形式形制不同,用途迥异,集中反映了男性墓主生前出行的盛况,展现了秦帝国时期陪葬车马形制与组合的新变 化、新形式,是中国车制变革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丰富了车马陪葬坑的内涵,对认识墓主的身份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此墓从属于秦始皇帝陵的特征显著,与秦始皇帝陵整体规划设计紧密相关,时代为战国晚期到秦统一;墓主等级极高,是帝陵规制下的“帝国第一陪葬墓”,极大地丰富了对秦帝国统一前后物质文化以及所代表的制度文化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专家称,1号墓的发掘是近年来秦始皇帝陵考古的一项重大收获。它反映了处于变革时代的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制度上的变革、礼仪上的变革以及技术上的变革,是研究战国晚期乃至秦时期政治制度、丧葬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的一个绝佳范本。(完)

  19-20日,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华北、东北地区、黄淮等地将有4~8℃降温。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局地中雪。

  发于2023.1.16总第107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要成员 张瑜)

  “从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率先惠及非洲国家,到宣布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提前开工并顺利竣工,事实一次次证明中国重信守诺。现在,我相信‘建设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不是口号。”尼日利亚国际关系专家、尼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说。

  1995年,阿拉丁自费来到福州大学留学,主修中文和国际贸易。毕业后,他留在福州,开餐厅,创办福州阿拉丁进出口有限公司。不仅立业,他还娶了一位福州姑娘,在福州成了家。

  <strong>陕西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驻村帮扶干部 李泽:</strong>光靠我们村卫生室医护人员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基于这种情况,我们由镇驻村干部、村干部、村医组成的健康联系服务小组,服务内容主要是指导用药、健康监测和协助就医等方面。

陈宜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