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百年建筑文德楼正式对外开放

来源: 央广网
2024-06-12 01:01:20

  中新网广州3月5日电(记者 蔡敏婕)在广州市越秀区静谧的文德东路上,有一座“n”字形百年洋楼——文德楼。5日,这座周恩来夫妇曾经居住过的老建筑,经过修缮后正式对外运营。

  在文德东路文德里,临街可见由五幢三层高的楼房连成一体的黄色老楼,楼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体设有“文德楼”横匾。地面铺设花阶砖,外墙为明快的黄色。站在“文德路3号”门口朝内望,文德楼里生活气息浓郁,窗台里晾晒着衣服,不时有住户进出。

  据文德楼运营负责人梁剑介绍,1925年秋,中共广东区委员会租赁文德楼部分房子给周恩来、邓颖超、李富春、蔡畅等共产党人居住,其中周恩来、邓颖超住文德楼3号二楼。1926年3月,受“中山舰事件”影响,周恩来与邓颖超等人决定从文德楼搬到今万福路190号的骑楼居住。从此,文德楼作为普通民居,历经百年风霜,静守革命者的岁月往事。

  近年来,越秀区官方在最大程度保证历史建筑原风貌的基础上,采用“微改造”的方式对文德楼文物本体进行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

  沉寂百年的文德楼3号2楼,以一间40多平方米的“小家”面貌呈现在民众面前。在这间“小家”里,不仅依据回忆、考证做到场景还原,还规划多个“探家”时光主题,通过桌椅、笔墨、书信等充满故事的物件,为大家了解周恩来夫妇在文德楼居住期间的经历提供全面、鲜活的视角。参观者只需通过线上预约,即可进馆参观,为方便参观者对革命历史的了解,馆内还将设置无人讲解系统,只需扫一扫各场景的二维码,革命故事就会娓娓道来。

  在文德楼居住了60年的街坊娟姐看到展 厅开放,非常高兴。“我的母亲在这里居住,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如今见证这里正式开放对外运营,让更多人感受这段历史,我感到很荣幸。”娟姐说。

  “以前这里没有开发的时候门是锁着的,每当到了纪念日我们在门口献束花,就走了。现在正式对外开放运营了,以后就可以有更多的革命先烈后辈、市民游客来到这里感受那段岁月了。”广东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晓瑾表示,“当你走到文德楼,或者是走到万福路190号,其实都是在回溯约百年前的历史。”

  梁剑说,文德楼将被打造成广州市首个在居民楼内部运行的红色场所,这样既保护文物本体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改善了周边居民的人居环境,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完)

  第三方代理,本身并不违规。“第三方代理,发现投保过程存在销售误导,从而主张合同无效的全额退保,如果退保过程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均为正常退保,不属于退保黑产。”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执委会执委、高级合伙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合规专家李政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梳理当时的“70后”省部级官员,已至少有29人,从任职经历看,多来自三个领域——地方党政机构、金融或国企系统、纪检监察机构。比如2018年履新的李波、刘强、李云泽、郭宁宁均有金融从业背景,

  “现在找代理退保的都是老保单,主要跟保险公司此前粗放管理有关。”木子指出,一些人身保险公司合规经营意识不强,公司对保险销售人员的销售过程行为监控管理不到位,导致出现销售误导。

  “处在拒马河下游的县市,近些年日益缺水,我们其实不希望上游修水库。”上述熟悉涿州市水利的人士坦言,这种心理十分矛盾。一方面,发生这么大的洪水后,当地需要水库来调蓄洪峰;但另一方面,不能为了防洪,使农业、工业生产受到威胁,“不是简单非黑即白的事情,需要多学科多领域论证”。不过,程晓陶认为,时隔多年后,此次河北受灾是一个契机,以审视是否需要建水库。

  韩国《中央日报》则惊呼,还没等管制令生效,从7月1日至8月1日,镓的价格就直线上涨,简直在动摇韩国半导体产业。当然,也有媒体评论、海叔在此照录——

  每次下村摸排前,北大规划院规划师提前跟村镇沟通,对村庄整体进行了解,有必要的会请村民带领到受灾严重的点位进行摸排。北大规划院规划师李泽祥进村时,手里拿着一张丁家滩村地图,地图上已经标注了许多红色数字,记录的是点位淹没线。

林子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