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天顺立案结果出炉

来源: 慧聪网
2024-06-03 06:57:41

联合早报南略网高清完整视频第11节  据上述熟悉涿州水利人士的提到,涿州范围内的蓄滞洪区,过去20多年内都没开启过。《评估报告》提到,新中国成立后,小清河分洪区在1959年、1963年经历两次较大的洪水,最近一次开启,是为了应对1996年洪灾。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向媒体指出,北方城市蓄滞洪区启用不频繁,这使得公众乃至有些地方干部可能都不知道,所在区域属于蓄滞洪区。ItAFOffx-RB2JY9uwrWXW9QuieU-ST天顺立案结果出炉

  来源:中国基金报

  立案8个月后,结果出炉!

  2023年9月28日,因ST天顺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实际控制人立案,下发了《立案告知书》。

  信披与占资问题叠加

  新疆证监局查明,ST天顺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

  2022年,ST天顺未在临时公告中披露与关联方发生的关联交易累计2.54亿元,占2021年经审计净资产5.66亿元的44.90%。

  2023年,ST天顺未在临时公告中披露与关联方发生的关联交易累计3725.70万元,占2022年经审计净资产5.57亿元的6.69%。

  2022年1月4日,ST天顺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首次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金额达1.05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8.57%,达到临时报告标准,但是ST天顺未及时披露,且对后续发生的资金占用均未及时披露。

  新疆证监局指出,ST天顺的上述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构成《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和第八十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项应当立即予以公告的重大事件。

  同时,ST天顺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相关事项,构成了《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款所述违法行为。

  定期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ST天顺产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问题,进一步导致其2022年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

  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ST天顺发生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合计1.61亿元,占其2022年经审计净资产5.57亿元的28.9%。

  ST天顺未按《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证监会公告〔2021〕16号)第三十二条规定,涉案期间ST天顺发生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应当在2022年半年报中予以披露。

  新疆证监局认为,ST天顺未按照《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第七十九条规定,在其2022年半年报中如实完整披露报告期内相关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导致其2022年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违法行为。

  截至2023年4月24日,ST天顺已收回上述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及利息。2023年4月24日,ST天顺披露上述关联交易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清偿情况。

  新疆证监局指出,ST天顺的上述违法事实,有相关当事人询问笔录、ST天顺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相关企业银行账户流水、记账凭证、增值税发票、书面说明、相关企业工商资料等证据证明,足以认定。

  明确责任予以处罚

  针对ST天顺的上述违法事实,新疆证监局明确了相关方责任。

  一是根据《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八十二条第三款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五十一条规定,ST 天顺是上述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主体。

  二是相关责任人,重点提及ST天顺时任董事王普宇。其在知悉ST天顺资金通过第三方直接流向关联方,以及资金被大股东占用事实,未及时向上市公司履行告知义务。

  同时,王普宇以董事身份参与2022年半年报审阅,明知ST天顺2022年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仍签字表决通过,是对上述全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此外,王普宇作为ST天顺实际控制人,存在隐瞒上述违法行为的情形,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所述“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发生上述情形的”违法行为。

  新疆证监局 综合ST天顺上述问题,对ST天顺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王普宇给予警告,并处以435万元罚款;对胡晓玲给予警告,并处以110万元罚款;对丁治平、苏旭霞给予警告,并各处以90万元罚款;对马新平给予警告,并处以70万元罚款。

责任编辑:杨红卜

  <font>8月6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持续组织防汛专题视频会商调度</font>,与中国气象局、水利部、自然资源部联合会商研判雨情、汛情、灾情,<font>研究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视频连线天津、河北、黑龙江、吉林等省份防办。</font>

  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职人员的高利转贷行为,往往涉及个人权力的影响力,其危害性更大,隐蔽性更强,他们利用了个人权力影响力贷到款后,又加息转贷,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增大了金融风险。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文援引多位纪检监察干部的话称,现在对高利转贷行为还存在监管缺位问题。其中原因,既有行为人反复转移资金躲避监管,又有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渠道尚未完全打通,无法做到全程、全覆盖监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