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发现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06 02:56:15

  中新网太原6月4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4日对外公布唐代壁画墓考古发掘资料,这座唐代壁画墓是目前太原地区有纪年的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中最晚的一座,对研究太原地区唐代“树下人物图”流行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8月,当地考古人员在太原市西中环南延工程旧晋祠路改造路段发现 一座唐代壁画墓,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晋源区文物局组成考古队进行抢救发掘。该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门、甬道及墓室四壁、墓顶、棺床均满绘壁画。

  墓室东壁南部为生活作坊图,左上部绘一男子推碾,右边为一妇人推石磨。最右边绘一男子在制作面食,面板前放置一口支起的铁鏊,下面生火。面板和铁鏊下方还有一竖长形的大罐,罐内盛物。左下部绘一男子踩碓,碓是用木石制成的舂米工具,碓旁还放有篾条编制的箩筐和簸箕。右边绘一口水井,井上架有桔槔,一妇人在取水。最右边为灶,灶上有一大锅,锅上冒着蒸汽。

  墓室西壁南部为驼马图,远处绘有山和树,近处一妇女身着长裙,面向北,双手捧一方盒于胸前,身后一胡人身着黄袍,右手执缰绳,左手持马策。墓室东、西壁的北半部及北壁是围绕棺床的一组屏风画,共计八幅,以“树下人物图”为主。

  晋阳古城考古研究所所长龙真介绍,该墓葬位于唐代太原府城以西的山前坡地,此区域为城西重要的墓葬区,已发现唐代墓葬数百座,较为重要的有赫连山墓、赫连简墓和温神智墓等。据墓志记载,墓主卒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卒年63岁。

  龙真介绍,该墓中的“树下人物图”壁画是太原地区非常流行的题材,在已发掘的唐墓中出现频次较高。但屏风画的一头一尾由两幅花卉填补,比较少见。从绘画风格来看,该墓与温神智墓极为相似,可能出自同一画师。屏风画中的树下人物无论是相貌还是衣着都一致,应该是同一个人,推测其可能是墓主人。屏风画的内容有可能是以墓主人的形象代入到著名的典故中,以表达墓主人的德行。(完)

  冬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漫天冰雾,从远方新修的柏油路一直映射到程善忠的“程家大院”。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大庆1月6日电 (张敬霞 王茂桓)大庆石化公司6日发布消息,该公司研发生产出专用特种纤维,将满足国内风电市场需求,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月4日,2021年6月新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KTV不得允许未成年进入”的相关话题一度上升至微博热搜第二。不少家长表示,并不知道带孩子去KTV是被禁止的,也有家长纳闷,“是不是矫枉过正了!”“家里孩子超爱唱歌,以后不可以去了吗?”

  针对春运期间港澳台的航班安排情况,万向东介绍,2022年,民航局新颁发和换发16个香港航线经营许可和3个澳门航线经营许可。截至1月5日,民航局已批复春运期间港澳台地区航线客运航班计划13230班,涉及186条航线,47个内地(大陆)通航点,28家航空公司每周安排2331班客运航班。

  “家”的哲学从“亲亲”开始,注重相互之间的关联,但又强调“不同”,维特根斯坦从中发展出“家族相似”理论来破解西方的本质主义,而中国文化传统的“和而不同”进一步概括了“家”的这种理想状态。在这种“家哲学”的框架下,每个个体都可以不一样,但因为“亲亲”而归于“和”,并不一定就指向冲突。从家哲学中的“亲亲之爱”发展出“泛爱天下”的仁爱精神,可建立起对共同体、对国家关系的新理解,也就是“天下一家”的理念。

  二是做好农村居民宣传引导。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通过乡村广播、小喇叭、新媒体等方式,用村民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广泛宣传,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倡导邻里互助,共享防疫物资和治疗药品。结合健康乡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清洁与整治等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地区返乡人员健康提示,各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特别是人口倒挂村、民俗旅游村等外来人员聚集的村镇,要及时掌握进返乡人员信息,提示做好健康监测。适当控制聚集性活动规模,到访农村集市、庙会、民宿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人员聚集。根据区域疫情形势和居民意愿,适当控制农村集市、庙会、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规模和频次。倡导婚宴、生日宴、团体宴等聚集性活动简办少办。

高大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