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发布 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效能

来源: 舜网
2024-06-05 07:42:26

  ◎记者 于祥明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前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通知,《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已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印发。

  “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原则上一个省份只保留一个省级平台,市级、县级设立的平台不超过一个,整合后的平台应当具有唯一名称、唯一运营主体,将地方平台全部纳入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实行清单式管理,完善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

  近年来,一些地方建设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归集相关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活动提供了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重复建设问题逐渐突出,一些地方建有多个功能类似的平台,导致信息重复归集、金融机构多头对接、企业多头注册,不仅增加了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的负担,也导致平台信用体验和运行效果欠佳,信息的“烟囱”太多。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已发文提出,对各地方功 能重复或运行低效的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进行归并整合,实行清单式管理。

  “行动计划”提出,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着力提升信用信息共享质效,围绕企业登记、司法、税务、海关、金融、知识产权等重要领域,健全落地数据共享机制,建立标准统一、权威准确的信用记录;完善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协调机制,确保高效高质完成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清单任务,适时对清单进行更新,拓展归集共享范围;加强数据质量协同治理,开展信用信息共享质效评估。

  “行动计划”还提出,深化信用信息开发应用,推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建立信用信息归集加工联合实验室,开展数据挖掘和联合建模,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效能;开展“信易贷”专项产品试点。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有效提升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累计发放贷款23.4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5.3万亿元。

责任编辑:尉旖涵

  “数据要素越来越成为国家战略要素,各国也希望通过立法确立管辖权,抢占人工智能话语权。同时,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更新,让社会看见了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希望。新技术的发展势必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需要规范介入调整,技术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立法的更新。”彭晓燕说。

  因有着严格的监管条款,《人工智能法案》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为长了许多尖锐的“牙齿”。不过,该法案也试图在强监管和创新之间寻求平衡。

  查询链接: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https://www.bjeea.cn/html/gkgz/tzgg/2023/0625/83921.html

  范明政说,越南经济高度开放,深受世界经济影响。在困难重重的背景下,越南仍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保持宏观经济稳步运行,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国防安全,创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美国同欧盟、中国一样,都支持主要基于风险的人工智能监管方法,倡导准确、安全、透明度。不过,在赵精武看来,美国监管思路更注重利用AI,推动AI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最终是为了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和竞争力。

  随着AI立法热度升温,国内开始有专家呼吁尽快开展人工智能法律规制。不过,在赵精武看来,我国人工智能专门立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

钱希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