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融合再现“纹”脉传承

来源: 华商网
2024-06-02 06:01:48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以现代科技与艺术语言沉浸式呈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魅力的《智绘 华彩·“纹”脉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AIGC共创美育展》日前在京开幕,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艺术与科技的视觉与文化盛宴。

  此次展览以北师大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为依托,以中国封建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十二章纹”为切入点,将中华传统服饰纹样图案放大、重构,通过“锦绣华章”“天人合衣”“数字再生”三个展区,直观表现了十二种纹样与传统服饰、礼制的联系,生动展现了中国艺术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命力。同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与协同单位基于对中国传统纹样数据集的标注和处理,形成国内首个中国传统纹样人工智能大模型。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该模型交互体验,生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纹样作品,让观众感受传统纹样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与人工智能协同创作的新体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主任肖向荣是该展策展人。他表示,此次展览与东城区合作举办,在“共创美学”观念下,依托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放大并重构中华传统服饰纹样元素,将“双创”精神落实到产学研一体化运转机制的创新探索。秉承将青春活力融入首都文化建设思路,以沉浸式数字展览形式将美育深入社区,对区域文化服务建设、高质量艺术创意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展览由北京师范大学、东城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承办,将持续至6月13日。(完)

  <strong>预计2023年进行大量投资</strong>

  改革后主板要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相应的,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并与科创板、创业板拉开距离。

  新华社张扬工作室制作

  比较有趣的是,除了抹黑中国的“三无”推文和视频,Africa Archives还经常分享一些非洲人融入欧美圈子后的光鲜亮丽和荣耀时刻。这倒有点像VOA从建立之初到“叛逃者计划”,再到现在一脉相承的叙事风格了。

  部分基金经理回顾和反思了此前的投资动作;另有部分基金经理深入浅出,向投资者分享自己的投资思考。基金经理的行业展望也为新一年的基金投资锚定布局方向。

  西王庄村是武强梅花拳发源地。清末,威县梅花拳13代传人李廷玉、李廷桂兄弟来到武强县西王庄村设立梅花拳场,传授梅花拳,从此声名远扬。1990年,武强县梅花拳爱好者集资为先师李廷玉、李廷桂立碑建亭,为将梅花拳传承下去,此后还成立了武强梅花拳协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此地会进行祭祖及比武大会。

彭尚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