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为中蒙经济合作区带来机遇的招商会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01 23:31:36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题:为中蒙经济合作区带来机遇的招商会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走上发言台时,27 岁的王佳欣长出了一口气,随即一脸灿烂。这是她首次在北京的大型会议上为家乡觅商机

  5月31日,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简称中蒙经济合作区)招商推介会·2024在北京举行,王佳欣是发言嘉宾之一。她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和聚元贸易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

  “我们培育的进口铁矿石制品产业链延伸发展,填补了二连浩特口岸进口铁矿石落地加工的空白。”发言台上,王佳欣还穿插介绍了中蒙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前景。

  中蒙经济合作区总规划面积18.03平方公里。2024年3月,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该中蒙经济合作区,这是中国与毗邻国家共同建立的第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

  “我没想到的是,走下发言台时,来自蒙古国的客商巴特尔对公司的项目产生了兴趣。”6月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的王佳欣表示,她当时向公司董事长杨峰介绍了这位客商,双方立即展开洽谈。

  杨峰介绍,他和客商巴特尔加了微信,并商定具体时间在二连浩特再深谈一次。

  在这场招商会上,获得商机的还有二连浩特口岸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华。

  5月31日中午,在会议酒店就餐时,她偶遇一名参会女士,寒暄后,两人进入正题,对方告诉王立华欲在二连浩特投资文旅项目。“对方觉得二连浩特独特的异质文化,正好是消费者所需求的。”

  与会嘉宾看重二连浩特什么?王立华认为,二连浩特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又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这种双重魅力是很多地方所不具备的。

  “当前二连浩特打造的中蒙经济合作区建成后,相当于再造一个二连浩特,这就是中外客商看好二连浩特的原因所在。”王立华对记者特别强调。

  蒙古国客商巴特尔认为,如今在二连浩特,诚邀国内外企业家投资中蒙经济合作区已形成共识,大家都很看好二连浩特的发展前景。

  这次招商会,二连浩特也收获了“真金白银”。

  5月31日,二连浩特市政府与河北陆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蒙古国两家企业分别与中国两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到43.2亿元人民币。(完)

  泰国总理巴育19日出席了泰国叻丕府春节庆祝会,并用中文向泰中两国人民拜年:“新正如意,恭喜发财!”

  ——种植面积创新高。2022年全国农垦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77万亩,比上年增加475万亩。北大荒集团将扩种大豆纳入工作考核范围,要求新增耕地全部用于粮食、主要用于大豆,并通过推进合理轮作,落实大豆面积1381.6万亩。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57/329591230744799405.jpg" alt="" /></a>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69/9035464807329772525.jpg" alt="" /></a>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厦门1月21日电 (李思源 王炳尧 许侨慰)农历兔年即将到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路上满是匆忙赶路回家过年的行人。厦门新机场城际铁路R1线施工现场,80多名建设者依然坚守一线,施工繁忙依旧。

  1月21日,在贵州六个鸡火车站,外勤值班员吴昌辉在站台接发旅客列车。新华社发(吴吉斌摄)

赖婉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