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观澜:火爆的龙舟赛带来了什么?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10 19:15:51

  中新网南昌6月8日电 (巫发阳)端午前后,江西各地龙舟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4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2024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2024龙行赣江吉安龙舟赛……九江、南昌、吉安、上饶、赣州等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大饱眼福,近距离感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紧张刺激。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坐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以及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系,五河一湖延伸出的成百上千个湖泊河流,为江西各地举办龙舟赛事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以赛促传 民俗文化代代传

  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端午节,被贬居到筠州(今江西高安)的苏辙,在筠州城目睹了声势浩大的龙舟赛事,于是挥笔写下《竞渡》一诗:“使君欲听榜人讴,一夜江波泊岸流。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长鲸破浪聊堪比,小旗还风殊未收。上胜争先非老事,凭栏高日思悠悠。”

  不同于一般民众观看赛龙舟时的兴奋激动,彼时的苏辙由于贬居异地愁闷不已。不过,这首诗也侧面印证了早在900多年前,江西高安就有龙舟竞渡的传统习俗。

  “长鲸破浪聊堪比,小旗还风殊未收。”900多年后,高安的父老乡亲组成的高安市龙舟队在南昌九龙湖乘风破浪,接连斩获500米直道竞速赛标准龙舟组、800米直道竞速赛标准龙舟组双料冠军,高安市龙舟队的旗帜在冠军的领奖台上迎风飘扬。

  “南昌人民非常热情”“明年一定再来参赛”“2024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规模大、竞技水平高”……在800米直道竞速赛标准龙舟组颁奖仪式结束后,高安市龙舟队队员们手捧奖杯合影留念时感慨不已。

  高安市龙舟队教练聂志强表示,赛前,他们制定了周密的战术和详细的训练计划,确保队员们在比赛中能够发挥出最佳水平。未来会再接再厉,将赛龙舟这项民俗运动更好地传承下去。

  “赛龙舟的火爆与回归,反映了当前社会经济正在不断发展、进步,繁荣的社会经济为赛龙舟等民俗运动回归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南昌社会科学院院长戴庆锋表示,江西作为有着优良的耕读文化传统和乡俗文化的地区,一直拥有赛龙舟、舞龙灯等形式多样的传统民俗,民俗活动回归在情理之中。

  以赛会友 广交八方来客

  不同于传统的赛龙舟大多是本地村民的“自娱自乐”,近年来,江西龙舟赛事蓬勃发展,不仅比赛数量井喷式增长,而且比赛规模也在不断壮大,逐渐展现出“都市范”“国际范”。

  2024“庐山杯”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来自长江经济带11个沿江省市、江西省11个地市以及九江市16个县(市、区)的37支代表队同湖竞技。无论是长江上游的重庆、成都,还是长江下游的武汉、合肥,甚至是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来自长江经济带的1000多位中华儿女汇聚在南门湖,场上是你追我赶的对手,场下就成了互相学习的朋友。

  “九江是个好地方,我们参加龙舟赛不仅看到了秀美的景色,还被热情好客的九江人深深打动,我们会将这些情谊牢记在心。”武汉市龙舟代表队领队许毅彬表示,参加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结识了很多实力强劲的队伍,未来他们会继续保持密切联系,并不断提高龙舟竞技水平。

  2024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不仅吸引了香港小霸龙龙舟队、澳门自由龙龙舟队、佛山市南海铺前龙舟队等国内知名赛队,还吸引了德国条顿人龙舟队、俄罗斯西马兰龙舟队、阿联酋安密汉龙舟队等国际知名赛队。

  “我是南昌大学的台籍学生,我认为龙舟比赛不仅可以促进昌台体育文化的交流,更能够增进两岸同胞的深厚友谊。”中国台湾昌融壹家龙舟队划手谢伟文表示,参加龙舟赛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

  阿联酋安密汉龙舟队是一支经验丰富的队伍,曾经多次在上海、广东等地参加龙舟赛。该队队员Joseph Banares介绍,参加龙舟赛不仅有助于提升竞技水平,更能增进两国民众的互动与了解。随着参加的龙舟比赛越来越多,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龙舟比赛作为团队型赛事,正逐渐成为“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以赛会友新载体。“火爆的龙舟比赛不仅促进了江西各地市、各县区、各乡镇的交流和团结,还有效地促进了各兄弟省市、友好国家龙舟爱好者的交流和友谊。”江西省龙舟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袁昌表示,各支队伍在龙舟赛场内外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既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还能共同促进龙舟民俗发扬光大。

  以赛促旅 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火爆的龙舟比赛不仅提升了赣鄱儿女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还推动了各地的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袁昌解释,南昌、九江、萍乡等地结合得天独 厚的水资源优势,打造“龙舟+文旅”新模式,促进了水上表演、水上餐饮、水上娱乐等一系列文旅产业发展,推动了地域经济蓬勃发展。

  6月1日至6月2日,42支队伍、1200余名龙舟健儿在南昌九龙湖湖面上挥桨击水、劈波斩浪,为市民游客献上水上盛宴。赛场外,南昌的旖旎风光、特色美食、演唱会、音乐节,也让市民游客们流连忘返。

  “白天看龙舟,晚上看音乐节,别提多过瘾了。”来自吉安的陈女士笑着说,她和几个朋友一起相约来南昌游玩,龙舟赛和音乐节两个地方离得很近,玩起来很方便,她们充分感受到了南昌对于传统民俗文化和潮流时尚文化的兼容并包。

  据了解,2024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期间,南昌市在九龙湖及周边配套推出了“九龙英雄汇”文旅系列活动,包含银河左岸音乐节、水上世界嘉年华、水幕音乐喷泉秀等6大文旅商贸活动,各类活动累计接待游客超9万人次,通过体育赛事促进区域交流,达到“聚人气、促消费、提经济”的作用,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

  在戴庆锋看来,江西龙舟赛事前景一片光明,作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文化载体和民俗载体,龙舟赛被赋予了时代意义,不仅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文旅产业发展,还能够彰显地域文化精神、提升社会凝聚力。

  近年来,每到端午前后,不仅龙舟“一舟难求”、龙舟裁判员“供不应求”,龙舟教练与龙舟运动员更是“南征北战”、忙得团团转。看着日益繁荣的龙舟赛事,袁昌笑着对记者说:“传承千年的龙舟活动正重新进入江西老表的民俗生活之中,正规的龙舟健身、训练和比赛逐渐成为民俗体育的‘新宠’,龙舟运动正在辽阔的赣鄱大地上遍地开花。”(完)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方案》的出台将推动四川省“碳中和”向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方案》的出台对四川省‘双碳’相关产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新能源产业、新型制造业以及具有一定碳中和能力的产业。”

  第一,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监测与分析情况。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联网监测分析是历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报告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等的数据来源和科学基础。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网(WMO/GAW)负责协调大气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的系统观测和分析。2022年10月2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公报》。公报采用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数据来自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区域站和贡献站的观测资料。公报内容显示: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记录,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15.7±0.2 ppm、甲烷浓度达到1908±2 ppb、氧化亚氮浓度达到334.5±0.1 ppb,2021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幅约2.5 ppm,略高于过去十年2.46 ppm的平均增幅。2021年全球大气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也达到了新高,增幅分别达到18 ppb和1.3 ppb。公报特别强调,近两年全球大气甲烷年增幅显著提高,是自1983年开始系统性记录以来的最大增幅。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温室气体指数分析结果:2021年由大气长寿命温室气体引起的辐射强迫相比1990年上升了约49%,而这其中二氧化碳的贡献超过80%。甲烷是大气中第二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单位温室效应高于二氧化碳,对全球温室气体辐射强迫总增长的贡献约为17%左右。

  彭博社注意到,中国多地经济活力正在逐步回升。北京、重庆、成都、武汉等地近期乘坐地铁出行的人数增加约40%至100%,这表明居民们正在陆续返岗复工,商场和餐饮经营场所也在恢复之中。与此同时,各个城市的交通繁忙程度有了明显增加。

  Kristan和庞开中表示,最初入坑时的着装都难免过于商务、严肃,后来在学习和练习中摸索出自己的风格,日常生活中也常用经典西装元素搭配。庞开中开玩笑说这是一群“臭美”的人,“美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理解,大家可以互相尊重。”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据初步研究,石峁遗址年代距今4300年至3800年前后,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石筑城址。石峁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其在城市建筑、军事防御、手工技艺、绘画、音乐、艺术、天文、历法、宗教、礼制等诸多方面对人类文明具有重大贡献。

  泥河湾遗址群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山西省北部泥河湾盆地,是世界著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对象,拥有第四纪标准地层和动物群,以及数量巨大、分布集中且文化序列连续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直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存,将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推前至距今约200万年。

许志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