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支撑力在哪?如何进一步挖掘潜力?

来源: 新华社
2024-06-09 22:42:42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4月24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10.66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4.2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1735.52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8720.90亿元,增长3.5%。

  广东省统计局表示,一季度,广东经济持续恢复、开局良好,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但也要看到,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犹存,经济回升向好仍需蓄力。

  工业“强支撑”: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一季度,广东增长最快的是第二产业,增长6.1%。

  “第二产业的增速快于全省4.4%的GDP增速,体现了‘制造业当家’、实体经济支撑有力的特点。”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指出,规上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全省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具体来看,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91万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提高4.7个、1.7个百分点。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2%,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2%。

  分行业看,全省在产工业行业大类增长66.7%。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6.1%。

  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3.9%、32.6%、42.8%。

  “近几年,广东通过强化工业投资和推进工业技改,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相关产品走向市场时获得了更多青睐,推动经济形成一个更好的良性循环。”杨新洪表示,期待工业制造业进一步担当发力,推动广东全年经济成色更足。

  需求“扩潜能”:经济回升向好再蓄力

  “我们期 待广东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在内需和外需上同时发力,有更强更好的表现。”杨新洪指

  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万亿元,同比增长3.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6%,乡村市场零售额增长5.5%。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3.6%;餐饮收入增长4.9%。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保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7%、12.5%、10.3%。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9.5%、13.5%、6.8%;新能源汽车增长10.8%。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增长9.2%。

  居民收入增长为消费增长打下良好基础。一季度,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4元,同比名义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03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59元,增长8.2%。

  随着“以旧换新”等消费领域政策的逐步落地,广东的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激活,扩内需、稳外需,形成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拉动。

  企业“增信心”:推动生产和投资加快落地

  据悉,2024年广东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8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一季度完成投资2454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5亿元。

  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1.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23.5%,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0.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28.4%,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7.6%。新领域投资增势强劲,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2.4%、33.3%。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犹存,当前PPI仍未转正,但降幅已经有所收窄,一季度,广东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下降2.3%,降幅均比1—2月收窄0.1个百分点。3月份,PPI下降1.7%,降幅与上月持平;IPI下降2.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

  田玉龙表示,5G已在工业、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应用案例数超过5万个。(中新财经)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18日电(记者陈斌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8日在瑞士达沃斯呼吁,全世界应该弥合分歧,重建信任,携手应对多重挑战。

  数据显示,冲动消费、犒赏自己、虚拟偶像、二次元、手办等相关声量中,95后近半年来排名进入首位。

  “山东将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项工作的总抓手。”王栋表示,山东将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全国区域创新中心。以“十大创新”引领全方位创新,深入推进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高标准建设10家左右山东省实验室,每年实施100项左右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加快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培育壮大“十强产业”,集中打造11条标志性产业链、200家以上“链主”企业,在新材料、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动力装备等领域,培植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引领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数字强省。(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0.5%、6.0%、0.3%。

黄茹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