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国宝里的大运河|穿越300年,探秘乾隆沿着运河下江南的行宫

来源: 半月谈
2024-06-21 11:59:21

  古老的大运河从宿迁穿境而过,据史料记载,运河流经宿迁开辟了三个历史阶段不同的主航道,境内的汴河、黄河故道和中运河先后作为隋至元、元至清和清以后的漕运主航道。

  皂河古镇的地理位置绝佳,北临骆马湖、南接黄河故道、京杭大运河侧身而过。当年,乾隆皇帝的豪华船队沿着大运河南下,便在这里的码头上岸,当年的御用码头至今仍然保留着。

  走进龙王庙行宫,抬眼便能看见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敕建安澜龙王庙”。原来,历史上,由于古黄河故道连年水患,清代顺治年间,便在这里建了龙王庙,以祈求“龙王”消除水患。后经康熙、雍正、乾隆等几位皇帝的修建和扩建,才形成如今三院九进的风貌。讲解员侯倩介绍,在全国所有的乾隆行宫中,宿迁乾隆行宫规格最高、规模最大。

  龙王庙里最珍贵的文物是一对石狮、一块乾隆御碑。御碑碑文称,“其地前控大河,后临运道,洪流遄波,远近奔汇,号为最险”。门外的对联“唯德动天,九州泽被;其功在水,四海安澜”写满了对江河安澜的祈愿。

  它的特别之处,还在于碑座。常见的碑座形象大多是“力大可负三山五岳”的神兽赑屃,而龙王庙御碑用的则是“吞江吐水”的“避水兽”蚣蝮形象,这 样的设计也更符合龙王庙祈求趋避水患的寓意。

  “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在龙王庙行宫的古戏台上,柳琴戏《梁山伯与祝英台》正在上演。宿迁有句俗话“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说的就是非遗柳琴戏。相传,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就在这里观看柳琴戏。

  从曾经的水患肆虐到如今的安澜清波,龙王庙行宫已经失去了当年的作用,但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这三天,皂河龙王庙会依然热闹非凡。传承了300多年的庙会,如今已发展为集文化展示、商品贸易于一体的大型活动,成为宿迁大运河文化带上的一张名片。

  “国宝里的大运河”全媒体报道由现代快报发起,联动北京广播电视台、每日新报、河北日报、齐鲁晚报、大河网、大皖新闻、都市快报等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主流媒体共同推出。

  来香港访学的美国大学生莫罗尼在网上了解到灯展,特意约上同学前来“打卡”。“这是我第一次欣赏中国的彩灯。”她说,“非常有意思,我喜欢它丰富的颜色和形状。”

  法新社也援引观察人士的话评论说,经常遭遇“水危机”的城市有个共同之处,即居民大多数是非裔等少数族裔,“这证实了美国存在‘环境种族主义’,非裔美国人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更为严重”。

  扎哈维的税务问题主要源于他在2000年与其他人共同成立的民意调查公司“YouGov”。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当初“YouGov”有42.5%的股份分配给了注册在直布罗陀的离岸公司“BalshoreInvestments”,这家公司被描述为扎哈维家族的信托基金,但这家公司在出售股份时,未能缴纳资本利得税(指对非专门从事不动产和有价证券买卖的纳税人,就其已实现的资本利得征收的一种税,属临时税)。扎哈维本人否认是“Balshore Investments”的直接受益人,也否认与其有任何牵连。

  1月24日,受寒潮和降雪影响,泰山岱顶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泰山景区连发三次提醒,建议游客寒潮过后重新预约进山,成为微博热搜。三条温馨提示的背后是泰山守护游客人身安全的责任和深情,但依旧无法阻拦部分游客的热情。

  在河南访问考察的一天里,克勒希前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荥阳段参观,实地感受穿黄工程的恢宏气势;走进黄河博物馆,回溯中国波澜壮阔的治黄历史;访问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深入了解黄河流域水调情势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举措,感受中国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展成果。

  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刘佳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