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03 18:09:53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 (记者 陈静)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中国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1日,在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的指导支持下,“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为广大结直肠肿瘤患者的科普与康复提供一个权威的整合性平台。

  该基地挂靠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旨在关注肠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倡导肠癌防治的“三早”理念,帮助肠癌患者更好回归社会。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主任李心翔教授1日表示,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在逐渐增加。于民众和肠癌患者而言,科学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发起成立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凝聚更多科普资源,传播丰富的肠癌科普知识,为肠癌防治事业贡献更多力量。”李心翔表示。

  李心翔教授指出,尽管肠癌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45岁以下的青年人群肠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不断上升。这与青年人主动筛查意识薄弱,以及不良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有关。呼吁青年人重视肠癌筛查是“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的一个关注点。

  由于肠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多个环节,“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将为肠癌患者开展全生命周期科普管理模式,覆盖“防筛诊治康”全过程。例如,对于低位直肠癌术后病人,即使保肛成功,也往往面临着术后肛门功能康复的过程。对于这部分患者,“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除了关注患者的身体功能康复,还将侧重关注患者心理以及造口护理等康复需求。

  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综合诊治团队先后开展遗传咨询门诊、造口门诊和常康患者康复沙龙等,对肠癌术后造 口患者进行全面、延续、规范化的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

  据了解,第十五届上海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进展大会暨第七届直肠肿瘤外科技术与综合治疗高峰论坛同期召开。本次会议不仅关注肠癌诊治领域,还涵盖了对于患者的科普宣教以及康复管理的研讨。大会特设结直肠外科肠道功能重建与整合康复质量控制与创新论坛,从医学专业视角探讨如何为更多肠癌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康复生活等。(完)

  出品: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

  罚单显示,2019年10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简称“海淀国投”)时任总经理刘某1、北京海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海淀科技”)时任总经理刘某2、翠微股份时任董事长匡某兴、海科融通时任总经理孟某新等人召开会议初步讨论翠微股份收购海科融通项目方案。

  治疗疾病的第一步是正确诊断,难确诊是罕见病患者遭遇的第一重困难。2021年9月,体重仅18公斤的罕见病患者帆帆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帆帆婴儿期辗转多家医院仍无法确诊。一名恰好回乡探亲的北京医生建议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详查,才让身患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帆帆有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果壳网的核心模式在于,联络了上万名科研工作者、包括各学科专家在内的科普作者近千名。各频道和学科的几十位专职编辑分头负责联络这些科研工作者,并对他们的科普文章进行编辑使之符合用户阅读习惯。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他说,此次“使馆之友”获奖者中既有德高望重、声誉卓著的侨领,又有勇毅担当、疫情下无私服务同胞的华社精英;既有矢志不渝、积极推广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界代表,也有以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为己任,用心用情讲述中国故事的媒体朋友;既有长期致力中菲友好的政府官员,也有全力救助中国公民的警务、医务工作者。虽然来自不同领域,但都是中菲友好的同行者,都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相助相守的兄弟情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1月10日,世界羽联2023首个大型巡回赛——超级1000级别的马来西亚公开赛在吉隆坡打响,国羽主力倾巢出动,力争在本站赛事中打出2023年的开门红。国羽全队已于三天前抵达赛地,10日、11日两天为32进16的首轮赛事,参赛队员将在两天内全部出场。

黎轩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